2020年,對於長江流域來說,有一件大事將要發生。那就是為期10年的禁漁期限即將到來,在長江主幹道、主要支流的水域內,將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所有漁船均要上岸,漁民實現逐步轉產。
但就在這10年「禁捕」令即將生效的節骨眼上,仍有不少電魚分子頂風作案,準備放手一搏。僅僅在28日一天時間內,志願者在嶽陽洞庭湖一帶就發現多起電魚事件,年關將至,這些電魚人也在上演最後的瘋狂。
洞庭湖電魚者上演最後的瘋狂
12月28日中午11時,在嶽陽縣九馬咀,有志願者發現2艘電魚船正在水面作業。進入冬季之後,洞庭湖水面下降,水域面積大幅度萎縮,幾條河岔縱橫交錯,不少沙洲也露出水面。這裡遠離洞庭湖柱湖區,屬於邊緣的支流,由於水位較低,漁政巡查船隻監管困難,這也導致九馬咀、八馬咀等區域成為電魚的重災區。
志願者見狀立馬求助「反電魚」協會成員,無奈的是行動小組的船隻中途突然損壞,導致電魚船聞風逃走,此次抓捕行動以失敗告終。
中午11時,志願者在鹿角巡查中,發現一艘大型吊船疑似放線電魚,通知漁政檢查船身後跟隨的小船後,暫未發現漁獲物,只能將其放行。
到了12月29日,在汨羅市營田鎮花甲山,志願者又發現一艘電魚船,電魚者將發電機等電魚裝置蓋住後,正在處理漁獲物。一紮多長的翹嘴鮊等野生魚種,被分類放置在船身的籮筐中等待出售,足有上百斤之多。
10年禁漁,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長江10年禁漁期限將至的關鍵時刻,洞庭湖仍存在大量非法捕撈現象,這不得不讓人對後期禁漁制度的執行力度產生質疑。據業內人士稱,長江沿線有捕魚證的漁民正在陸續上岸,大量的漁船已被銷毀處理。目前滯留在長江中的捕魚船,多為「三無」船隻,根本沒有進行登記,捕魚者並不是漁民。
長江捕魚禁令發出後,限制的多為有證的漁民,對於常年從事非法捕撈的電魚船來說,他們的違法行為並沒有停止,也不會主動停止。也許在禁漁制度實施的初期,他們可能會採取觀望的態度,暫時躲避風頭。待風頭過後,這些電魚分子很可能會捲土重來,這對漁政部門的管理水平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如何參與「反電魚」行動
在禁漁前夕,發生在洞庭湖的瘋狂電魚行為,更加印證了「反電魚」註定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對待電魚行為,志願者們的力量很薄弱,還需要管理部門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同時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
在此,筆者也收集了幾條「反電」經驗,網友們在遇到電魚行為時,可作為參考。
首先是取證,保留證據是最關鍵的一步,只有收集好證據,這些人才無法抵賴。取證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拍攝視頻資料,儘可能拍清電魚者的體貌特徵、電魚工具、船號等。在拍攝的過程中做好隱蔽,不要與電魚者發生正面衝突。
取證完畢後,要及時舉報。對於電魚行為,一般情況下是漁政部門負責,此時便可以查詢一下當地漁政的電話,將電魚者的作案地點、時間、人數等描述清楚。如有條件,可以將視頻資料傳送給相關部門,這些資料都將作為有力的證據,成為處罰電魚分子的主要依據。如果主管部門對此事無動於衷,可以向其上級單位進行反饋。也許一次、兩次反饋會杳無音訊,但筆者始終相信一句話:「反電魚」本沒有路,志願者走多了,總會踩出一條路!
十年禁漁,是我們給長江母親河的一個承諾,但長江的生態恢復,禁漁只是一個開端。非法排汙、採砂以及不合理的水電利用,都是威脅長江生態的重要因素,這些都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和行動,才能讓長江逐步恢復生機。
「電魚」者們,該收手了!
來源:釣魚七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