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屆奧運會體操冠軍,1992年出生的鄧琳琳,雖然年齡不大,卻已經是體操賽場上的「大姐大」了。去年9月份,鄧琳琳成了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的一名大學生。昨日下午,鄧琳琳返回家鄉,來到阜陽五中,和家鄉的高中生們憶昨日、話今朝,暢談未來。
考不服輸的個性,堅持了下來
昨日下午,鄧琳琳和父母一起,應邀來到阜陽市第五中學。
她的到來,讓眾多學生激動,整個會場座無虛席,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從最初因陪哥哥練習體育而接觸體操,到登上讓她驕傲的北京奧運會賽場,再到獲得倫敦奧運會個人平衡木冠軍……講起自己的過往,這個22歲的姑娘,如話家常般,侃侃而談。
學生們問她訓練苦不苦?她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靠著自己的夢想以及教練和父母的鼓勵,我堅持了下來。」
她真誠地告訴學生們:「人生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旦挺過去,就會看到光芒,就算光芒後面還有更多困難,但只要心中有夢想,你就會很享受這個過程。」
問及鄧琳琳現在的生活,這名北大學子坦言:「第一學期感覺很不適應,靠著不服輸的個性,我堅持了下來,並通過了各門功課的考試。」
最大願望,是能夠為體育事業奉獻力量
談及鄧琳琳剛入學的狀態,鄧媽媽用了一個字:慌。
鄧媽媽告訴潁州晚報記者,由於沒有進行過系統學習,基礎知識不紮實,鄧琳琳剛開始學習時,覺得特別不習慣。
剛開學時,一般下午兩點半上課,鄧琳琳往往兩點就開始準備。
為了照顧她,鄧媽媽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一直陪在她身邊。
那時的鄧琳琳沒少向媽媽抱怨,並坦言自己想過要放棄。經過媽媽的勸導以及自己的冷靜思考,她最終堅持了下來。
隨後,鄧琳琳在學習上更加刻苦努力。遇到不懂的問題,她總是主動向同學請教,問題不解決不罷休。
每次上課時,她總是事先準備好錄音筆,放學後回到寢室再仔仔細細聽,遇到不懂的,就給老師打電話。
經過不懈努力,鄧琳琳漸漸進入了狀態,學習不再吃力,還有了業餘愛好:學鋼琴。
現在放暑假了,返回家鄉的鄧琳琳,已經在阜陽報名學習英語。「我是個要強的人,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我相信自己也會是一名最優秀的學生。」
問及今後的規劃,鄧琳琳說自己這幾年會好好學習,將來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為國家的體育事業奉獻一份力。
聽了她的演講,同學們很感動
「以前,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她,現在面對面了,覺得不可思議。」談及奧運冠軍的到來,同學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2008年的時候,在電視上看見她,就覺得很驕傲,因為她是咱阜陽人。」高二的一名同學告訴潁州晚報記者,聽說鄧琳琳要來,他很早就過來佔座位。聽了她的演講,深受感動:因為她的努力,因為她的堅強……她就像同齡女孩一樣,是個簡單而執著的追夢人。
「很值得,也很感動。」一名劉姓同學說,自己平時也愛好運動,各種體育項目都嘗試過,但是沒有一項堅持下來。學習上也是如此,缺少鄧琳琳的那份韌勁。聽了這場報告,自己很受益,很佩服她的毅力和堅持,也希望她今後的生活越來越好。
阜小新綜合《潁州晚報》整理髮布。
更多資訊請點擊「閱讀全文」進入阜陽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