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資訊和基本自由:這是你的權利!」 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12月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3日定為「世界新聞自由日」,自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慶祝世界新聞自由日,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醒各國政府遵守承諾,推動新聞自由,同時提醒人們雖然新聞自由是基本的人權,並且該權利明確列入《世界人權宣言》,但在許多國家新聞自由仍然受到壓制、報導新聞之路並不自由:出版遭審查、書刊被查禁、新聞記者、編輯受到威脅、判刑入獄乃至謀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日前夕表示「我在此呼籲所有人團結起來,捍衛並鼓勵新聞自由與獲取信息的權利。既然我們珍視人權與尊嚴,渴望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同下定決心建設持久的和平,這就是一條必由之路。」
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的主題是「信息自由與可持續發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信息自由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繫。2015年聯合國制定了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希望到2030年在全球達到消除貧困、保護環境、各國共同繁榮的目的,其中確保信息自由是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這也是聯合國首次將世界新聞自由日主題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導,世界新聞自由日為人們提供機會在全球範圍探討新聞自由的基本原則、捍衛媒體的獨立性、對在工作中獻出了生命的記者們表示敬意。2016年世界新聞自由日恰逢三個重要的裡程碑時刻:
1,世界首部信息自由法頒布250周年
2,《溫荷克新聞自由原則宣言》(Declaration of Windhoek)通過25周年
3,2016 年是「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期限的第一年
今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日將從三個不同的視角研究問題:
1,作為一項基本自由和人權的信息自由
2,保護新聞自由免遭審查和監控過度
3,確保線上和線下的新聞工作安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都會在世界新聞自由日頒發「吉列爾莫·卡諾世界新聞自由獎」,今年的獲獎者是亞塞拜然女記者哈蒂婭·伊斯瑪伊洛娃(Khadija Ismayilova)。據BBC的報導,伊斯瑪伊洛娃是著名的調查記者,曾經專注追究政府高官的貪腐商業活動及海外帳戶,結果在去年被判入獄七年半。人權組織表示對伊斯瑪伊洛娃判刑是出於政治動機;同時,鐵窗後的伊斯瑪伊洛娃仍然誓言不罷手。今年的吉列爾莫·卡諾世界新聞自由獎頒獎儀式將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
一名菲律賓記者蒙住自己的嘴參加世界新聞自由日活動(照片:美聯社)
2016年吉列爾莫·卡諾世界新聞自由獎獲獎者亞塞拜然著名女記者哈蒂婭·伊斯瑪伊洛娃(照片:美聯社)
2016年世界新聞自由日圖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