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人:丁香枝,從改革開放打包子到現在,一打就是37年.

2021-02-22 鏡頭下的洛寧


丁香枝,64歲,回族鎮王東11隊人,家裡共7口人。


數天來寒流侵襲洛寧大地,人人喊冷,嘮叨著多少年來未曾有過這麼冷的天,室內的水管毛巾凍了,盆裡的水也結了冰。出門帶著皮手套手還凍生疼。可就在這黎明前刺骨的寒風中,早上5點多的太陽城橋頭,總會看到這位花甲老人在和面打包子。多次見到,於是便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這位老鄉的故事。

丁香枝有個老伴叫買三次,今年70歲,兩人有一個孩子,現在也是5口之家了,一生務農,這些年沒了地在到處打零工,日子過的比較艱難。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當時這對二三十歲的小夫妻正趕上好時光,同億萬山鄉農民一起乘著放開農貿市場,搞活農村經濟的強勁東風,開始了轉市場、攆集頭、打包子的營生,這一幹就是近37年。如今年紀大了,跑不動了,只好在這太陽城路口上固定擺小攤打包子掙點零錢,貼補孫子上學花銷。

丁香枝說:「改革開放初期,年輕、有氣力、勁頭足,拉著架子車攆集頭,跑山底、趙村、楊坡、東宋、三鄉等地賣包子,早上3點起床吃了飯就出門,一跑幾十裡真受症,勞累一天晚上拉回來都11點,儘管很累,但數著數量不多的收入,心裡也很高興。

在太陽城橋頭,天還不亮丁香枝便已出攤,早上這爐子案板等用具拉來後,路過的好心人看她老太太年紀大弄不動,都會停下來幫她抬爐子搬案板,有時沒有路人經過,她就把爐子靠在身子上慢慢往下滑。

寒風中揉著冰冷的麵團。

寒風中第一鍋包子即將包成。

凌晨六點,包子鍋就開始冒氣了。


攤一擺開這勁都不知從那來了,一鍋接一鍋地打,生怕供不上賣,越是買包子人多時越有勁。


兩口子往往從早上一出攤忙起來,直到半中午才能閒下來。


等到客人不多時,已是10點、11點了。這時丁香枝才開始切菜,為自己老倆口做口吃的。

手凍的不行了,就圍著爐子烤烤火。火上坐著的是他們的早飯,一鍋白粥煮上了幾顆棗。

儘管早飯吃到嘴裡已是近12點,但越忙老兩口心裡越甜。


下雪天照樣出攤營業。

丁香枝說:「人都是為了生活,活看幹,死了算。咱會這手藝,不幹會中啊?孩子前年出去了四次也沒打住擺,今年又出去了。78年改革開放開始就幹這一行,幹了37年,也累的成了肩周炎,渾身疼痛難忍,用火管拔也不中,就這還得幹。咱不能去給國家要,讓孩子們管,咱坐到那不動,那根本不可能,能動就動,就當鍛練身體,那痛那癢,疼著幹著。」

生產隊給分的地,東西人家都蓋起來了好幾層,她的只有一層。她說咱沒能力蓋,還是一層,咱沒力量起不來,一年四季做這小生意掙不來錢,蓋房需要花大錢,也不想去借,擔心別人急要時還不上,誤了別人事。以前老兩口腳蹬三輪,非常累,去年冬天借了兩千元買了輛電動的,打算冬天乾乾還人家,過這個光景,一家不知一家難。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者和奉獻者——張紹和
    40年前,他是中央軍委直屬某部特種工程兵排長,參與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和國防工程的建設;40年後,他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軌道車專業締造「傳奇」的高級技師,重慶供電段軌道車專業技術評委、教員。他時常感慨道:「幹了幾十年工作,我看到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發展變化。」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廈門特區發祥地奏唱大型交響詩篇
    演出開場(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央廣網廈門10月30日消息(記者陳庚)37年前,廈門湖裡的第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音詩畫的表演形式感染力十足(央廣網記者 陳庚 攝)整部作品以改革開放為主題,將11個樂章有機串聯、層層遞進。
  • 改革開放40周年|「鑽石婚」老人劉家傑:改革,幸福了我的全家!
    剛到新疆,劉家傑並沒有去工作,而是去了自治區黨校學習培訓。之後,就被分配到鋼鐵廠上班。1958年,劉家傑迎來了人生中最大喜事——結婚。「我倆分在了同一個單位,同一個辦公室,每天都在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勞動,我們就是在那時相戀、相愛的。那個年代的愛情很簡單,我們每天一起散步,經常一起爬山,他拉二胡,我唱歌。」劉家傑回憶著,顯得特別開心,邊說邊給記者翻老照片。
  • 洛寧農村純手工紅薯粉條竟是這樣漏出來的!
    電話/微信: 13633891595   15136349966        2017又到年關時節!2016風調雨順,秋收豐碩!在洛寧農村紅薯產量更是喜人!尤其河底鎮更是以紅薯為土特產河底大部分農村是紅薯高產區,這裡家家戶戶種植紅薯!
  • 順德這臺榨油機,一開就是37年......
    14萬順德人都在看!點擊藍字即可關注!身為順德人飲酒要飲紅米酒食罐頭要食甘竹罐頭用油梗系要用順德人自己嘅油老闆年輕時就在工坊榨油走訪家家戶戶收集花生榨油後,再分回給大家沒想到的是他的榨油機一開就是37年現在老闆已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這家榨油廠,依然陪伴著順德人
  • 最火的相聲段子:改革開放
    以目前的形式來說第一種情況沒有看到,所以才有了相聲段子裡面詼諧幽默的諷刺語言訴說以家庭為依託的改革,諷喻中國改革歷程,為作者構思的這相聲段子點讚。甲:老弟,你能讓我在你家住幾天嗎?乙:你家四室一廳,不夠你住啊? 甲:別提了,都讓我孫子改沒了。乙:怎麼回事?甲:前幾年,我孫子留美回來了。乙:那是好事啊。甲:回來就忽悠我改革。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三換大門
    淘氣的小孩時常鑽進鑽出捉迷藏,有時開門手稍使勁一推便倒了下去。也難怪,那時我們家人口多、勞力少,缺少吃穿,是全村名副其實的貧困戶。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家鄉這塊古老的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我家分了十多畝地,養了一頭大牛。
  • 漣源變化真大——「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圖片展」
    6月8日,漣源市檔案局精心策劃的「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四十年圖片展」,在市人民中路五江廣場開展,漣源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謝永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小兵等領導參觀展覽。「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四十年圖片展」吸引了不少群眾前來觀看  為慶祝全國第十一個「國際檔案日」,漣源市檔案局組織了「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
  • 洛寧東方藍毛絨玩具高薪招工,18-50歲包吃包住,掙錢何須遠行!
    項目總投資1.3億元生產規模達5000臺縫紉機用工8000人左右年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2月份,洛寧東方藍毛絨玩具有限公司進行了首次招工。 三月初,洛寧東方藍毛絨玩具有限公司落戶洛寧縣產業集聚區,正式開工!為助力洛寧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家門口」就業賺錢致富.
  • ​2020洛寧商會走進復星保德信交流會圓滿舉行
    「2020洛寧商會走進復星保德信交流會」於9月11日下午15:30在復星保德信河南分公司圓滿舉行。來自洛寧商會的二十多位商界精英代表以及復星保德信河南分公司相關領導參加本次交流會。之後,復星保德信總部機構發展部負責人趙明鑑先生帶來題為《「後疫情時代」下的財富管理》的財商講座,表示在經濟下行的低利率時代,先保值後增值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理財觀念,明確了創造財富需要機遇、膽識和魄力,而守護財富需要一個正確財富觀和智慧
  • 【改革開放40周年】揚中公安的這些年...
    1978年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公安機關建設,從內設機構到派出機構,都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健全、完善和發展。有些從工作簡單到業務複雜,從初始到深化,以致派生新的機構;有些從課、股、科、隊的發展到大隊;有些因時代需要,新建的業務部門應運而生。各區和鄉鎮從最初的派任公安助理、公安特派員到後來全部建立公安派出所,各所之下分設若干社區警務站。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歌曲展播:《新貴妃醉酒》
    40年前的1978年,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徵程。
  • 每周一問|為什麼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改革開放走出了具有決定性的第一步?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 1983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多少錢?
    而現在國內物資豐富,只要有錢什麼東西都能買得到,再加上房子也要自己買,看病也越來越貴,所以即使現在的收入比80年代來得高,但是根本就不夠花,特別是買房,如果不負債能買得起的人沒有幾個,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負債的人會那麼多的原因。
  • 改革開放40年 |「羊腸小道」到「黑色緞帶」的時代變遷
    「先前我們幹了30年,才把一條黃土小道變成7米寬的柏油路,真沒想到現在3年時間就修成了24米寬的高速路,85米高的跨河大橋想都不敢想……」一位頭髮花白、雙手握拐的駝背老人站在西長鳳高速公路涇河特大橋上熱淚盈眶,對慶陽近年來公路交通翻天覆地的巨變發出由衷感嘆。
  • 長盤改革,法國人又「落後」了
    前幾年羅蘭加洛斯那幾個球場需要加蓋一個頂棚,事情拖了一年又一年,說是因為技術與安全的問題,可是眼看著大西洋彼岸「扭腰」全世界最大的阿瑟阿什球場都有了屬於自己的頂棚,可是菲利普夏蒂埃球場的施工計劃就是遲遲不見動靜。
  • 君亭酒店董事長吳啟元先生榮獲「建國70周年浙江省旅遊飯店改革開放傑出人物獎」
    2019年4月29日,建國70周年浙江省旅遊飯店改革開放成就展暨2019風雲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君亭酒店董事長吳啟元先生榮獲
  • 從越南新娘到21名中國人偷渡越南打黑工被抓
    報導說,所有人見到公安來襲後急忙逃竄,有的人越窗,有的人從後門逃跑,執法人員當場抓獲4人,另外的17人在該省的會安鎮(Hoi An Town)被捕。當地官員說,這些人據報在會安鎮從事非法打工行為,他們可能是沿著越南和中國之間的邊界小徑非法進入越南。
  • 改革開放立潮頭,八八戰略在杭州
    然後,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杭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杭州豐富的民俗風情、傑出的傳統工藝、具有地方特色的風物特產...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杭州人世代相傳的各種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杭州市目前有十大類共38項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杭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級非遺名錄有2項:中國篆刻(金石篆刻)、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
  • 宗教改革500年紀念日特輯
    日內瓦大學的宗教改革牆今年——2017年,被稱為德國的「路德年」,今天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的特別紀念日,也是德國法定的休假日。因為早在500年前的今天,即公園後1517年10月31日,威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開啟了宗教改革,馬丁·路德於當天貼出一張布告於威登堡大學的教堂大門上,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它標誌著宗教改革的序幕。這個首先只是局限於宗教的事件卻對德國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紀念宗教改革的活動也在今年持續全年,並宗教改革的精神往後仍然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