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者和奉獻者——張紹和
40年前,他是中央軍委直屬某部特種工程兵排長,參與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和國防工程的建設;40年後,他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軌道車專業締造「傳奇」的高級技師,重慶供電段軌道車專業技術評委、教員。他時常感慨道:「幹了幾十年工作,我看到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發展變化。」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歌曲展播:《新貴妃醉酒》
40年前的1978年,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徵程。
-
總論 | 中國環境保護戰略政策70年歷史變遷與改革方向
中國環境保護戰略政策70年歷史變遷與改革方向王金南1,2, 董戰峰1, 蔣洪強2, 陸軍11.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北京 100012;2.國家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12摘要: 系統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環境保護戰略政策的歷史變遷,分析其演進脈絡、階段性變化特徵和取得的成效,對於制定新時代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戰略政策、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以環境保護戰略政策歷史演進為主線,將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環境保護戰略政策歷史變遷與發展劃分為5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廈門特區發祥地奏唱大型交響詩篇
昨晚,「湖裡區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交響合唱詩篇《門納萬頃濤》專場音樂會」在廈門市五緣灣音樂廳舉行,通過主題朗誦、交響樂、混聲合唱、童聲合唱、男聲獨唱、女聲獨唱以及大型LED畫面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廈門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輝煌建設成就和特區人民先行先試、愛拼會贏的奮鬥精神。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重耕出席並觀看了音樂會。
-
【改革開放40周年】揚中公安的這些年...
1978年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公安機關建設,從內設機構到派出機構,都隨著歷史的變遷而不斷健全、完善和發展。有些從工作簡單到業務複雜,從初始到深化,以致派生新的機構;有些從課、股、科、隊的發展到大隊;有些因時代需要,新建的業務部門應運而生。各區和鄉鎮從最初的派任公安助理、公安特派員到後來全部建立公安派出所,各所之下分設若干社區警務站。
-
改革開放40周年|「鑽石婚」老人劉家傑:改革,幸福了我的全家!
剛到新疆,劉家傑並沒有去工作,而是去了自治區黨校學習培訓。之後,就被分配到鋼鐵廠上班。1958年,劉家傑迎來了人生中最大喜事——結婚。「我倆分在了同一個單位,同一個辦公室,每天都在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勞動,我們就是在那時相戀、相愛的。那個年代的愛情很簡單,我們每天一起散步,經常一起爬山,他拉二胡,我唱歌。」劉家傑回憶著,顯得特別開心,邊說邊給記者翻老照片。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三換大門
一來「木柵門」時間長了總不像回事,二來我們姐弟幾個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待大夥同意後,父親就請來木匠、鐵匠、油漆匠。不久,油黑髮亮、釘做結實的松木門便矗立在全家人面前,就連東來西去的路人也不由自主地用羨慕的目光看上一眼,偶爾說些誇讚的話。每每此時,我心裡像吃了蜜似地,底氣更足了,覺得在人面前臉上有了光彩。 鬥轉星移,花開花落。
-
竹篾行的前世今生 老街道變遷見證時代發展
玉林城區的內環南路是我們玉林城區重要的主幹道之一,它的正式名稱雖然是叫內環南路,但是市民們都喜歡稱它為竹篾行。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整體經濟得到了質的飛越。我們玉林的經濟水平與城市建設也得到了飛越的提升。曾經因製作售賣竹篾而得名的竹篾行也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華麗蛻變。
-
漣源變化真大——「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圖片展」
6月8日,漣源市檔案局精心策劃的「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四十年圖片展」,在市人民中路五江廣場開展,漣源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謝永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小兵等領導參觀展覽。「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四十年圖片展」吸引了不少群眾前來觀看 為慶祝全國第十一個「國際檔案日」,漣源市檔案局組織了「檔案見證漣源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
-
洛寧人:丁香枝,從改革開放打包子到現在,一打就是37年.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當時這對二三十歲的小夫妻正趕上好時光,同億萬山鄉農民一起乘著放開農貿市場,搞活農村經濟的強勁東風,開始了轉市場、攆集頭、打包子的營生,這一幹就是近37年。等到客人不多時,已是10點、11點了。這時丁香枝才開始切菜,為自己老倆口做口吃的。
-
時代變遷!茂名,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今年5月,陪伴了茂名人18年的佳惠平價商場正式結業!名城商場當時的名城商場,熱鬧非凡名城商場位於茂名油城五路茂名大廈旁,1984年開業的名城商場,是茂名市當時最繁榮的商圈街道,經過時代變遷,名城商場於2003年12月結業!
-
一本時代變遷的文化筆記:英國 《Vogue》 創刊百年攝影大展先睹為快
售價 10美分(約合今天的2.6美元),1905年被康泰納仕出版集團的創始人 Condé Montrose Nast 收購,並於 1916年設立了第一個海外版:英國版《Vogue》。為慶祝英國版《Vogue》雜誌創刊 100周年,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將在2016年春季舉辦主題攝影作品回顧展。
-
【小帳本大感受】小小記帳本「窺探」生活大變遷
從生活條件質樸的八十年代,不敢亂花錢,食品支出比重大;到物質條件有所改善的九十年代,人們開始追求物質生活的提檔升級;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讓居民的消費內容豐富多彩,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的追求。通過日常的記帳折射出來的是人民群眾生活獲得感和幸福感的與日俱增。八十年代後期:生活條件質樸,食品支出比重最大。
-
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第十三集、第十四集
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生態制度建設」、「生態治理」、「生產生活方式變遷」、「國際承諾」為線索,以延安退耕還林、廣西紅樹林溼地修復、大熊貓國家公園、江蘇鎮江生產方式轉型和冰川研究第三極環境國際計劃等故事,講述從1978年第一次在憲法中對環境保護作出規定,到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1983年正式把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到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
-
從20世紀的"松江工人俱樂部"到2021年新地標「松江區職工活動中心」看松江時代變遷!
而歲月變遷,過去熱門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也變得冷冷清清,如今的工人俱樂部也早已改了名,叫做「松江工人文化宮」從一個娛樂場所變成了一個宣揚文化的場所。如果說老一輩對活動中心的印象停留在松江工人俱樂部的話,那麼2020年了,也一定會有新的記憶來填補這塊空缺!
-
【改革開放40年】寧縣新莊鎮李當先、張愛珠母女44年用剪刀記錄服裝變遷
為了能多爭取一點糧食,1974年,34歲的李當先買了剪裁書自學縫紉技術,並且花100元購置了一臺舊縫紉機,自此在生產隊做衣服掙工分。做一身衣服可以掙7個工分,李當先幾乎每天晚上都在熬夜做衣服,她不管多苦,都想要讓6個孩子念上書。1981年,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李當先家裡的情況有了些許緩解。她從商店賒帳給自己換了一臺大縫紉機,在新莊鎮街道租店面開裁縫鋪。
-
號角之聲|新時代,我們一起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 十幾億人溫飽已經解決不久還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攝影50年「老炮兒」:拍平民生活最珍貴
斑駁泛黃的老照片,如同一幀幀回放的畫面,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也給人們留下歷久彌新的紀念。 1981年,北京永定門火車站。還著有《觀瀾:一位攝影記者眼中的改革開放》等書。 王文瀾作品集《觀瀾:一位攝影記者眼中的改革開放》。
-
改革開放立潮頭,八八戰略在杭州
在將來,杭州依舊會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自覺踐行「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全面推進擁江發展、「三化融合」、文化興盛、改革攻堅、民生福祉、強基固本六大行動,當好「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排頭兵,為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而努力奮鬥。
-
從改革到崩潰:日本近代史的啟示
由日本近代政治史著名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所著,新華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的《日本近代史》中文版正式面世。該書講述了1857年至1937年共80年間的日本歷史,這段歷史的意義,不僅具有國別史上的重要性,也是東亞歷史、世界歷史上難以逾越的重要階段。1857年,美國政府通過其首任駐日總領事,迫使日本籤署正式的通商條約,是為日本安政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