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顧國際社會的抗議,日本新一輪的捕鯨活動又開始了。據日本媒體報導,11號從日本出發的一支捕鯨船隊,將朝著重啟商業捕鯨的目的,開展活動。什麼是商業捕鯨?日本所說的「科研捕鯨」又是什麼?
當地時間6月11號早晨,日本最新一支捕鯨船隊從北海道出發,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展開新一輪的所謂「科研捕鯨」活動。據日本電視臺報導,本次捕鯨的主要目的是調查和確定將來如果重啟商業捕鯨後,合適的捕獲量。換句話說,這一次的所謂「科研捕鯨」,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重啟商業捕鯨鋪路。據悉,本次計劃的捕鯨總數大約為300頭。
多年來,日本官方主導的捕鯨數量多且手段殘忍,遭到國際社會的猛烈批評。但日本卻一直我行我素,置反對聲音於不顧,強行推動捕鯨!那麼,日本的捕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項目呢?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針對大型鯨類的捕鯨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商業捕鯨、科研捕鯨和原住民生存捕鯨。
商業捕鯨,顧名思義,就是將捕獲的鯨直接投向市場銷售,賺取利潤;科研捕鯨則是以保護生態系統為目的,少量捕殺以進行研究;此外,還有一種捕鯨,指的是北極圈附近的原住民通過捕鯨來維持部族的延續。
由於常年的過度捕撈,鯨類數量急劇減少,國際捕鯨委員會於1986年出臺了一份禁令,全面叫停了商業捕鯨,但這並未能阻止日本繼續捕鯨。商業捕鯨的禁令出臺後,日本隨即開始以「科研」的名義,將捕鯨的數量一致維持在高水平。
目前,日本進行所謂「科研捕鯨」的區域主要有兩大塊:一個是西北太平洋海域,另一個則是南極海域。一般來說,前往西北太平洋的捕鯨船隊會在春末夏初的時節出發。由於目標海域距離日本本土相對較近,因此船隻的噸位都不算太大。每年的年底,另一支船隊會出發趕赴南極。由於南極航程較遠,且鯨魚捕獲量巨大,因此船隻的體積明顯增大。路透社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每年僅僅在南極海域捕獲的鯨類高達850頭,這樣的數字顯然已經遠遠超過所謂「科學研究」的需要。
2014年3月,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就澳大利亞控告日本在南極海域捕鯨一案作出判決,認定日本的捕鯨活動並非出於「科研」目的,要求日本停止這一活動。
國際法院在審理後認為,日本從捕鯨活動中獲得的科學成果與其殺死的總數相比,完全不成比例,並因此裁定,日本今後也無法再發放南極捕鯨的許可。然而,日本遵守這項禁令的時間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年,2015年底,新一輪的南極捕鯨重新開始。
在所有批評日本捕鯨活動的國家中,澳大利亞這個在地理上靠近南極的國家言辭最為激烈!在官方層面,澳大利亞歷屆政府都明確表示堅持反對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捕鯨活動,現任領導人甚至在訪日期間,當面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達了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