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決策第一號:ENNweekly(«長按可複製)
雖然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但是從2016年開始,日本仍發放數十億日元補助金支持捕鯨。
據有關部門統計,如今的日本平均每人每年食用鯨肉量不足30克。
幾乎不再吃鯨的日本,為何依然要堅持捕鯨?
以「科研」之名實為「商業」捕鯨
早在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出臺禁令,禁止商業捕鯨。然而在禁令出臺第二年,日本就以「科研」名義在近海甚至遠赴南極捕鯨。
數據顯示,30年間,日本共捕獲了各類鯨40多萬頭,佔據世界鯨捕獲總量的80%以上。這樣的數字顯然已經遠遠超過所謂「科學研究」的需要,而且至今為止,能夠查閱到的針對鯨研究的論文也是寥寥無幾。
為鈔票更為選票
日本擁有400年捕鯨歷史,隨著捕鯨隊伍的擴大,捕鯨業逐漸發展成為日本可以和制銅業、制鐵業相提並論的國家大型產業。
如今,大約有10萬日本人從事捕鯨行業,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而這其中商人與政府之間的利益輸送更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例如日本每年進行的「科研」捕鯨,早已成為日本農林水產省及其下屬部門水產廳的既得利益。
受委託進行「科學調查」的日本鯨類研究所,每年接受水產廳補貼,這裡也被認為是水產廳官員退休後的安身之地。從最近5年這一機構的人事情況來看,多名成員是前水產廳官員,每年收入上千萬日元。
如今執政的自民黨,重要的選民基礎就是從事農林漁牧的民眾。如果因為國際壓力而威脅到漁民的生計,後果會直接反映在選票上。
鯨口奪食 爭奪海洋資源
作為極度依賴海洋資源的島國,日本認為捕鯨行為只是 「鯨口奪食」。在他們看來,鯨會搶奪人類所需的魚類資源,破壞生態平衡。
除了爭奪漁業資源,日本遠赴南極捕鯨,實際上是對整個海洋地質、海洋氣候、水文地理等等進行多方面勘測。而這種勘測對於四面環海的日本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雖然「科研」捕鯨項目在2005年後就陷入赤字,日本政府仍拿巨額稅金進行填補。
責任編輯:王婷、楊萌
向原創作者致敬
任何事宜請後臺留言
或發郵件至xhscaijingguojia@163.com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分享
長按指紋自動識別二維碼即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