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的時政評論中,我們不乏看到有關「左右」的字眼出現。左翼右翼這些熱門詞彙,其實出自政治光譜的概念。
政治光譜(英語:political spectrum),也稱政治坐標,是用作量度個人政治立場傾向(即不同意識形態)的工具。政治光譜正如一般光譜一樣,由軸線構成。左與右也並不是相對的概念。在烏託邦理論與古典自由主義形成政治對立以前,政治只有利益團體,沒有左右。而政治上的左右派起源於1789-1799的法國革命時代的早期。從大會前議長席位上可以看到,貴族坐在右邊(傳統上是榮譽席位),平民則坐在左邊,對應右翼政治和左翼政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學家們也在時代的變遷中意識到最初的坐標太單一了,於是隨著政治理論的不斷細化,光譜也日漸豐富,以對應複雜的意識形態。
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最基本的兩大意識型態,左與右的劃分。閱讀此文將幫助您輕鬆理解一些在日常生活引發服務於人們爭議話題和觀點背後所蘊含的哲學邏輯與政治理論,更好的服務於自身。
右翼的精神內核是「秩序」。這是從古典自由主義一脈相承的。古典自由主義的主張就是自由貿易、民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些;都是秩序的體現。秩序帶來富裕、秩序也增進和平。
左翼的精神內核是「平等」。這是從最早的烏託邦思想一脈相承的。烏託邦和社會主義的主張就是窮人之所以窮,是受到了富人的壓榨;弱者之所以弱,是受到了強者的欺壓。
因此,為了追求平等的反抗,即使破壞財產權等社會秩序,也是必要的。當代任何一種政治理念,可以選擇右翼或者左翼,與之結盟,才能進入政治主流。不過,由於政治理念本身需要在「秩序」和「平等」之間做出選擇,因此這種結盟往往由於價值觀的原因而沒得選。我們也可以根據任一政治理念認為「秩序高於平等」還是「平等高於秩序」來判斷它是左翼還是右翼。
西方的主流右翼包括三個流派,分別是古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公民自由權主義(libertarianism),和身份主義(identitarianism)。
西方的主流左翼包括兩個流派,分別是國有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和自由社會主義(liberal socialism)。
這兩個左翼流派都與進步主義、女權主義、環保主義、素食主義等思想結合和匯流。民族主義是人類本能,因此既是左翼也是右翼。左翼民族主義反對移民、反對全球化,關注民族自身利益。右翼民族主義也反對移民、反對全球化,關注民族自身利益。「左翼代表進步,右翼代表保守」是一個比較普遍的誤區。目的同樣是企圖邊緣化古典自由主義。左翼代表平等,右翼代表秩序。兩者都與進步或者保守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明白了「秩序」與「平等」的道理,就有了預測未來政治思想走向的知識基礎。未來的下一代右翼思想,將會是尋求更高層次的秩序的思想。更高層次的秩序會帶來更好的經濟發展。而未來的下一代左翼思想,將會是比今天的國有社會主義、自由社會主義感召力更強的、更平等的、更美好的烏託邦理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想必各位小夥伴都對政治光譜中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辨析左右出發,讓我們在政治哲學的入門之路上踴躍前行!
你因為什麼開始對「政治」產生了興趣?
下面留言區告訴大家
👇🏻👇🏻👇🏻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你已經足夠獨特,只要你願意,就能照亮很多人。
匯聚眾多「有識之士」,幫助更多的人「有識、知事」。在這裡,每個人都樂於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行業經驗、新鮮見識分享給大家,彼此學習,相互交融,再毫無保留地普及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