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曉曉的曉
(武漢大學2006屆金融學碩士研究生)
1924年,英國登山家George Mallory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被問到,「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因為山在那裡。」他答道。從此它成為一句名言,激勵無數登山愛好者追尋自己的夢想。
2015年春節前夕,我在珞珈咖啡粉絲群偶遇了一份登山計劃的帖子,去吉力馬札羅爬山。我好奇地打開貼子,注意到除了登山,還有幾天的Safari。Safari是東非大草原上的一項遊獵活動,即到野外與動物們來個偶遇。這對我這個野生動物的愛好者來說無疑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帶著十分的好奇,帶著看看世界的願望,我來了,只為看看它的美。因此與其說「登山」,我更願意叫它「走山」。
我淡淡地知道這是一座位於赤道上的雪山,還有海明威的那本《吉力馬札羅的雪》。「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宇。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那時,對這座山,我僅僅只知道這些。
我在山城長大,習慣連綿的山丘,戀著曾經閃耀的星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對大自然,雖心嚮往之,卻很少成行。直到轉向金融,我知道了羅紅——好利來蛋糕的老闆,他瘋狂地愛著攝影。我大量搜集他的故事、訪談,知道他經常一年多次租飛機去肯亞拍動物遷徙,他拍的動物總會讓我莫名地感動.於是我攢下願望,日後能出國旅行,第一站是肯亞,第二站是南極。
當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度娘之後,知道坦桑更是動物王國,而登山,特別是登雪山,是一件極美好的事。因為就在年前,我剛剛去過歐洲之顛——少女峰,潔白而厚重的雪送了我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終了,以比約定的12小時內做出回復更短的時間,我完成了付款,成為這次登山活動的最後一個成員。儘管那時的我並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能參加這個活動,因為還有多重審核。
之後的一段日子,我開始研究遊記、裝備、必要的登山常識。在一個知名戶外網站,我找到一篇有份量的貼子,發貼人兩年前去過吉力馬札羅,貼子裡有一份詳細的裝備目錄,我還到一位高人的指點。我把貼子細讀了好幾遍,尋著一點點線索,居然找到了發貼人。一個多小時的越洋電話,他把衣食住行、裝備、藥品,甚至上廁所等一切細節交待給我,然後如釋重負,好似一個認識許久的大哥哥。之後我們保持著通暢的聯繫,但凡遇到問題,我都在第一時間向他諮詢。
2月22號晚,我順利啟程。先與義烏的兩位小夥伴會合,之後在埃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與來自北京的五位小夥伴相識,共同乘機前往吉力馬札羅,歷經近18小時的折騰,大家在吉力馬札羅與來自香港的兩位小夥伴如期相約,10人團隊自此順利會師。
吉力馬札羅機場,綠樹紅花,豔陽高照,我們顧不上脫去厚重的衣物,先「咔嚓」留念。請了一個過路的黑人朋友幫助,然而快門按了好幾次,相機中還是會「獨少一人」。於是乎,我們有了拍照的第一個口號,我們的口號是.「Let me in」,朗朗的笑聲就這樣向天跡擴散開去。我想,這註定會是一場快樂的旅行。
文字部分未完待續,上照片先睹為快吧!
【珞珈咖啡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小菊兒胡同81號(南鑼鼓巷北口東側第一個胡同口進入直行200米即是)
【微博公眾號】珞珈咖啡館
【微信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iOS系統用戶長按二維碼亦可),關注「珞珈咖啡」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高大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