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一個單詞,美國輿論吵翻了天。沒錯,就是這個極其粗鄙的詞彙:
motherfucker
想必各位都看得懂,就不翻譯了。
事件的起因是,新當選的美國國會議員Rashida Tlaib上任第一天就公開罵川普是「motherfucker」 。Rashida Tlaib首次當選眾議員,而且是美國歷史上僅有的兩位穆斯林女性眾議員。
國會眾議員屬於公眾人物,不同於網絡上的無名網民,Rashida公開罵街,而且用了比「fuck」一詞更粗鄙(vulgar)的詞彙,立時讓美國輿論炸了鍋。
一邊,川普的支持者以及保守派勢力群起而攻之:用詞太粗鄙,太下流!我從未見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川普本人也公開批評Rashida:真給她本人、給她家人丟臉(dishonored herself and her family)!這是對美國大不敬(highly disrespectful to America )
另一邊,很多支持者包括好萊塢明星力挺Rashida:終於有人當眾說出了心聲!要論用詞粗鄙,論厚顏無恥,白宮那位可是祖宗。
看來,美國人用詞下限越來越低,川普功不可沒。
圍繞「motherfucker」一詞的熱鬧雖然好看,但美國電視媒體卻左右為難了。因為這個詞太粗鄙,對少兒身心不利,因此,包括NBC、ABC、CBS在內的美國主要電視媒體在播報這件事時必須要十分謹慎,要對聲音和文字做適當技術處理,否則要被聯邦通信委員會罰款。
文字方面,NBC、ABC、CBS這三家電視媒體要麼寫成「motherf****」,要麼寫成「m****f****」;在聲音方面,但凡需要引用這個詞時,它一定會被一聲刺耳的「嗶——(bleep)」替掉,有的主播提到這個詞時改說「something we can't repeat」,或者乾脆不提,換一種表達,比如「the lawmaker goes vulgar」。
美國《新聞周刊》曾有篇文章標題是這樣的:
「He's bleeped」 什麼意思?在字典上查一查「bleep」,你可能也搞不清這句話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說的是「He is fucked(他完蛋了)」,「fuck」一詞不登大雅之堂,只能以「bleep」代替。
無論中外,的確有很多人當得起「motherfucker」一罵,有時候,人們忍不住仰天長嘯一聲「motherfucker」的衝動。
但是,嚴肅的媒體在粗鄙之詞面前不得不矜持一點。謹慎對待粗鄙之詞,是套在媒體頭上的緊箍咒,也是媒體不得不恪守的倫理規範和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