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橋坍塌1年多無人修!楚雄的有關部門市民喊你來修橋

2021-02-07 加油楚雄



近段時間以來,不斷有市民向本報記者爆料稱,楚雄州政務中心活力廣場地處楚雄市中心,北面緊鄰著楚雄州政府大樓,南面與紫溪大道僅有一道之隔,每天路過這裡以及到這休閒娛樂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廣場上原有的木板橋腐爛破舊不堪,就連水池裡面的水也是髒兮兮的,陣陣腥味撲鼻而來,嚴重影響了州政務中心活力廣場的市容環境。 那麼,市民爆料的這些是真的嗎?


現場:木橋板丟失近半 步行橋搖搖欲墜

7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市民爆料的楚雄州政務中心活力廣場。在靠近方圓小區一側,遠遠看去就能看到多段木板橋已經損壞的破舊不堪,在熱鬧非凡的活力廣場附近顯得格外顯眼。


記者一行走近觀察發現,原有的木橋板是由螺絲釘固定在水泥橋架上的,但是現在近半數的木橋板已不知去向,形成一個個空洞,大大小小的空洞加起來不少於20個。其中最大的一處缺口近十米無一塊木板,超過半數的木橋板已經腐爛或損壞,部分鏽跡斑斑的螺絲釘扣也已經變形,部分留在水泥橋架上腐爛不堪的木橋板披灑在橋架上,行人走上去都是搖搖晃晃的。


市民:損壞一年多沒人管

據一位附近的居民介紹,這裡的木橋板在建成初期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茶餘飯後會有很多人到這裡遊玩,多數是帶著老人孩子過來的,「但是一年前開始,木橋板就不同程度的開始損壞,漸漸地來這裡遊玩的人也就少了,但還是有部分孩子到上面玩,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有時候成年人都會把腳踩空了掉到水裡,更何況是小孩。」

「現在木橋板已經損壞一年多了,大家到上面玩或者經過這裡都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但是這裡既沒有人來維修管理,也沒有相關單位在這裡設置危險警示牌,告訴大家禁止通行。」一位行人如是說。

開發區管委會:正在調查了解
也有市民向楚雄市長信箱反映了該問題,市長批示開發區管委會研處,但受理單位還未做出回應。隨後記者聯繫了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該橋的修建時間較長,的確存在木板橋腐爛的情況,目前正在對該事件調查了解和處理,會妥善處理該問題。本報也將繼續關注此事。

(記者 周學斌 謝敏)

(註:《雲南加油報》全媒體記者原創,禁止轉載)

爆料有獎

《雲南加油報》爆料有獎!一經採用即獎勵20—3000元的線索費!小編等你來爆哦!

爆料電話:18787896081、15184890110、0878-3154979



雞蛋摔跟頭會變成什麼?


如果想知道答案的請回復「雞蛋」!小編會偷偷告訴你,記得關注之後才能回復哦,關注方法點擊下圖指紋就可以識別關注( ̄▽ ̄)"





相關焦點

  • 水管漏水多日無人修,路過的市民都心疼了……
    8月28日一早,在建禾東路與長青巷十字路口處,記者看到了市民所說的漏水點,這個漏水點位於一個斜坡的低洼處,一股自來水已經形成了10多釐米高的小型水柱,從地下水管斷裂處源源不斷地冒出來,清澈的自來水順著斜坡往市三小方向流淌。
  • 雨傘壞了哪兒修?記者發布市區「修傘地圖」
    今天我們就來金華哪裡還有修傘的地方。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江南陽光路和茂華街的交叉口,一到這裡我就被這個紅色的門臉吸引了,上面寫著修鞋、配鑰匙、修傘,我們去問問。趁著店主修傘的間隙,記者和他拉起了家常,店主說,這些年修傘的地方確實越來越少了,除了一些低小散的街邊小店被取締了之外,生活條件的提高也讓許多人放棄修傘。
  • 英語名言 :我們造了太多的牆,卻沒有修足夠的橋
    我們造了太多的牆,卻沒有修足夠的橋。You are the creator of your own destiny.你是你自己命運的創造者。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 人行木橋突然坍塌 三寶顏市政府官員一行落水
    【菲龍網專訊】周四(26日),三寶顏市恢復重建路線圖項目(Zamboanga Roadmap to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Z3R)的一座人行木橋發生坍塌,導致當時正在勘察的幾名官員一起掉入了水中
  • 修傘補鞋子,銻鍋子換底...
    修傘補鞋子,銻鍋子換底呀...一陣吆喝聲從小巷子穿過,好奇的我循聲望過去,一位高齡老人推著一輛人力三輪車慢慢走過,車上滿載著古老的工具,一邊吆喝一邊向周圍觀看著,希望有哪位市民能喊他一聲,照顧一下他的生意,利用修傘補鞋、銻鍋子換底這種古老的手藝,賺取一點微薄的收入。
  • 【1分鐘修圖】網絡公益講座
    學習以及促進攝影交流活動時間:2017年6月15日晚20:00-21:30報名方式:1、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2、複製以下連接至網頁登入:https://ke.qq.com/course/213074#tuin=789d08923、也可百度輸入騰訊課堂
  • 終於知道為什麼叫「周家橋」了,這麼多橋你走過幾座?
    從昔日的「下只角」,到現今的高檔住宅聚集地,幾十年來,周家橋經歷了新舊兩重天的巨大變化。
  • 中性灰修圖:為什麼中性灰不適合修皮膚
    看一下這個色塊的數值是由  r 225 g 187  b 159也就是說,你如果給人物調膚色,是調的他們之間的比例跟數值 。      添加灰層的目的是因為要用加深、減淡工具,如果加了灰層還用畫筆修圖那就是還沒有明白為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柔光模式的計算公式會破壞色彩比例,最怕講中性灰修圖的拿著柔光模式的計算公式講解一番!想要證明自己多牛!很多不懂的人信以為真!其實這個公式恰恰證明了柔光模式會打亂色彩的比例。     唉!
  • 如何給你的女神修Mac電腦
    O(∩_∩)O 下面才是正文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如果你或者你的女神使用 Mac 遇到以下這些問題的話,你可以來看看怎麼解決。Mac 慢了怎麼辦?可能你在家的時候沒有發現 Macbook 有什麼充電問題,等你發現的時候,你已經在去工作的路上了,這時候就麻煩了。如果你的是舊款 Macbook,你可以將電池拆出來,然後重新裝回去。如果你的 Macbook 是新款,那就繼續看下去。
  • 《驚懼之心》:熱修 29.1.2+熱修 29.1.2.1
    《驚懼之心》:熱修 29.1.2改動:• 禁用了在 Helminth 界面時的 Ordis 語音。
  • 【老行當】張慶餘——揣摩嘗試不放棄,堅持修傘57年~
    如今想買把傘是件很簡單的事,但傘壞了想找個地方修可就不容易了,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不過,仍有少數「隱居」在街頭巷尾的修傘匠堅守著這一老行當,他就是溱潼鎮修傘匠張慶餘。記者在溱潼鎮溱南巷見到張慶餘時,他正在路邊給附近的居民修傘。居民 全凱明:「老師傅,請你幫我把傘修一下。」
  • 一雙皮鞋修四趟,難道質量有問題?店員:穿了三年了.....
    施橋有個陳師傅,就歡喜穿皮鞋,如果買到中意的,上了腳就捨不得脫了,你看有多歡喜!
  • 姑娘你修圖破綻辣麼大,不靈啊!
    拍照兩分鐘,修圖倆小時COCO上周就被助理們嘲笑踏青照太遊!客!然後倆90後「戲精」小助理強行出鏡,要來告訴大家拍照&修圖的「真相」。見識一下「戲精」本精,尹女士和林女士▼▼▼「豬豬女孩」還特地給COCO標註了幾個修圖細節可以給大家借鑑哦!1.全臉磨皮NO!只在皮膚不好或有紋路的位置小面積磨皮。2.鼻子眼睛的高光,是塑造照片質感的重點。
  • 修冰箱居然能修到臉掛彩……
    > 郭師傅有一門手藝自己開了個店做家電維修(圖片來自網絡)這塊前天,有生意上門來人要修冰箱
  • 南樂街頭修手錶攤是這樣騙人的,你肯定遇見過!
    2016年1月10日下午5點左右,在濮陽南樂新天地購物廣場附近街頭修手錶攤上發生一件這事。
  • 郯城吳青峰:抵押自家房屋借錢20萬給村裡墊資修公路
    「吳書記,村北也能修嗎?」「一塊修,咱先把路基墊好。」  「吳書記,這邊能修幾米寬?」「7米,和南邊一樣寬。」   趙林村位於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中部,全村2000多口人分散著10多個姓氏30多個房頭,人多姓雜、支部弱化,是該區的黨建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困難村。
  • 民國軍閥劉存厚將公館修在北門 與其信佛有關(圖)
    民國軍閥劉存厚將公館修在北門 與其信佛有關(圖) 2015-02-02 13:43:48來源:成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2015年02月02日 13:43 來源:成都晚報
  • 東水400米木橋美爆了,仿若世外桃源!
    和平縣東水鎮有一座400米長的木橋360°無死角,怎麼看怎麼美怎麼看,都很有味道美到可以讓畫家來寫生攝影師隨手一拍就有電影感日報君覺得用再多的文字來形容都是蒼白的看圖吧!這麼美的橋背後還有一段故事▲視頻拍攝 馮曉銘/視頻剪輯 鄧文濤
  • 【圍觀】史上最貴修冰箱,花了1萬4!男子傻眼了,悔不當初啊
    安徽人葉某是走街串巷修電器的手藝人。今年3月的一天,葉某騎著電動車到瓜瀝坎山一帶招攬生意。他途徑一戶農宅時,出來一個中年婦女叫他修冰箱。葉某進屋看了看冰箱,提出要100元的修理費,婦女同意了。葉某於是開始動手修理。當把冰箱下面冷凍室的抽屜拿出來時,他發現其中一個抽屜裡掉出一個黑色塑膠袋。
  • 80歲高齡,幾十年堅持,長河這位大爺是修傘好手
    傘壞了你還會拿去修嗎?跟老張溝通算不上順利,老人說話含糊,一會兒把過去幾十年的事情拿出來反覆念叨,一會兒抱怨現在的社會太浮躁,時運不濟之類。只一樣,修傘的時候,老張幾乎一言不發。「這個大傘,買一個新的四五十,修一修不到10塊錢,修了划算。」老張說,他聰明,聰明的人什麼都能幹。年輕時候,老張幹過很多行業,後來年紀大了,就續了祖上的手藝,做傘修傘。在老張看來,浪費可恥,能修就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