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及微博裡都在轉一條視頻
據轉發配文,這是嘴鷗遷徙的視頻!
▼
視頻中,白色的鳥一字排開
在山谷中飛行
場面頗為壯觀
網友們已經迫不及待
特別是昆明的小夥伴
已經準備要去海埂大壩餵鷗了
然而,經過核實
視頻中的鳥並非紅嘴鷗
拍攝地點也不在咱們雲南
據視頻發布者,網友@刑小天Bird-Seeker 表示,這段視頻內容據說拍攝地點是中國臺灣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而裡面的鳥兒是牛背鷺(黃頭鷺)。
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表示,西伯利亞紅嘴鷗的遷徙路線途經昭通,這也許是人們把牛背鷺誤認為紅嘴鷗的原因之一。「鷗跟鷺,飛行姿態、體型全都不一樣,但因為身體都以白色為主體,距離遠、大規模拍攝的話,不容易辨認。」
其實,在今年的國慶節,紅嘴鷗的先頭部隊就已經來到了昆明。這是近15年來,紅嘴鷗來的最早的一次。
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透露,紅嘴鷗的腳上裝有GPS衛星追蹤器,據衛星定位追蹤,紅嘴鷗大部隊目前尚在甘肅、寧夏等黃河流域一帶,預計要到本月底才能到達滇池。
紅嘴鷗的大部隊已經到達黃河流域
它們還要經過哪些地方
才能到昆明呢?
一起來回顧下
▼
2015年11月,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布了全球首張紅嘴鷗遷徙路線圖。歷時3年,「海鷗去哪兒」公益探秘行動先後三批放飛了共34隻攜帶GPS衛星定位裝置的紅嘴鷗,通過定位裝置數據,揭秘了紅嘴鷗從昆明—繁殖地—昆明的飛行路線軌跡。據悉,紅嘴鷗遷徙路線圖揭示了紅嘴鷗從越冬地到繁殖地的中部、東部、西部三條遷徙路線。而中部的一條路線則是紅嘴鷗遷徙的一條最主要線路,即:紅嘴鷗從蒙古的烏布蘇湖,沿著河流到達黃河,來到寧夏的銀川周邊,向南方遷徙到四川、成都附近,再沿著攀枝花、楚雄,最後到達昆明滇池。每年,昆明人都翹首以待,就等著小精靈們回來。紅嘴鷗們為了躲避西伯利亞的寒冷氣候穿過俄羅斯和整個中國,來到昆明過冬,多年來,已經成為了昆明冬天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
據了解,現在飛抵滇池的紅嘴鷗已經有500多隻,但還沒靠岸。昆明鷗糧生產商稱,他們準備10月18日開始檢查設施、生產鷗糧,為紅嘴鷗的到來做好準備。
來源:都市時報、昆明信息港、開屏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