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山東黃河河務局嚴陣以待

2021-02-08 齊魯壹點

隨著冷空氣南下,黃河也正式進入了今冬凌汛期。據了解,隨著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用,山東省受到黃河凌汛的威脅逐步減輕。但山東黃河河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山東依舊啟動防凌工作機制和防汛抗旱例會制度,開始24小時防凌值班。

受近日冷空氣影響,12月4日8時內蒙古三湖河口至頭道拐河段首次出現流凌,流凌密度為20%,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14天,與2011年並列為歷史最晚。目前,黃河防總已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各級各有關單位相關人員上崗到位,開始24小時值班,切實做好流凌封河期各項防凌工作。

據悉,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黃河冰凌演變十分複雜,凌情變化迅猛、難以預測、難以防守。黃河通常於11月中下旬在內蒙古河段首次出現流凌,以此為標誌,黃河進入年度凌汛期。

山東河務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山東受到黃河凌汛的威脅逐步降低。首先是小浪底水庫建成投入使用,以及黃河下遊防洪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不斷完善。另外,近年來氣溫逐漸升高,讓淌凌現象越來越少。

不過同時,但黃河凌汛突發性強、難預測、難防守、難搶險的特點並沒有根本改變。而近年來涉河項目建設、冬季引黃供水、遠距離跨流域調水、極端天氣等不穩定因素,造成防凌工作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黃河防凌可能面臨嚴峻的考驗。

當前,山東黃河河務局已經啟動防凌工作機制和防汛抗旱例會制度,開始24小時防凌值班。今後,山東沿黃各級將進一步加強冰凌觀測與防凌值守,密切關注氣溫、水情、凌情變化,搞好分析預測與防凌調度,及時處置突發凌情,確保黃河防凌安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寒)

相關焦點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
    中新網石嘴山12月29日電(於晶)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黃河出現罕見大面積封河:滿滿冰凌紋絲不動,綿延十幾公裡
    在黃河岸邊隨機取得的樣本,測量的厚度達到了17釐米「整個冰層的厚度應該在5-20釐米。」觀測人員告訴記者,「昨天這裡還是淌凌狀態,今天這一段就屬於封河狀態了。」1月7日,記者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受強冷空氣影響,根據山東黃河河務局防凌監測顯示,2021年1月7日8時,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濟南、河口地區共封河8段,總長度4.6千米,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約7天。
  • 一年一度的黃河奇觀上演(附視頻)
    >2月21日8時,巴彥高勒水文站斷面開河,冰凌安全通過攔河閘,進入巴彥淖爾市堤防管轄範圍,開河性質為文開。今年的開河過閘時間比去年推遲1天,截至2月21日10時,黃河開河至攔河閘下7公裡處(磴口縣渡口鎮新地村渠東社),開河態勢平穩。據氣象部門預測,進入2月我市氣溫明顯比往年偏高,開河速度將會加快,槽蓄水集中釋放,並向下遊河段推進。
  • 「黃河出山口」打響生態司法保護第一槍,全省首個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基地成立
    市中級法院、孟州市政府、孟州市法院和孟州黃河河務局的幹警及工作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黃河流域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正式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指示,3月27日上午,在黃河左堤0公裡處的孟州市,河南省第一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和巡迴法庭正式建立。
  • 【「大美庫布其·魅力黃河行」】黃河流經達旗情況簡介
    從一級支流毛不拉孔兌入黃口處入境,流經中和西鎮、恩格貝鎮、昭君鎮、展旦召蘇木、樹林召鎮、王愛召鎮、白泥井鎮、吉格斯太鎮八個蘇木鎮,于吉格斯太鎮梁長河頭出境,境內河道長度190公裡。該段河道分別位於2個河段,分別是三湖河口至昭君墳段和昭君墳至蒲灘拐段。
  • 黃河濼口浮橋啟動「破冰」行動
    15日,黃河濟南段濼口浮橋附近,一條30噸、1500馬力的拖輪在黃河水面上行進破冰。  濟南日報記者崔健 攝1月15日,黃河濼口浮橋附近,拖輪在水面上行進破冰。 濟南日報記者崔健 攝  1月15日,濟南黃河濼口浮橋附近,一條30噸、1500馬力的拖輪在黃河水面上行進破冰。1月6日濟南迎來寒潮,寒冷的天氣讓黃河濟南段「封凍」,隨著近日氣溫的逐漸升高,河面上的冰凌漸漸鬆動。
  • 家住黃河邊 ① | 千年懸河,見證生態變遷
    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河南正進行著生動實踐。即日起,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事業部推出系列報導《家住黃河邊》,講述黃河沿岸人民與母親河和諧共生的故事。今天推出第一期《千年懸河,見證生態變遷》。「我叫丁建設,今年62歲,在黃河岸邊生活了62個春秋。曾經,黃河是給我們帶來深重災難的一條河,現在黃河今非昔比。」
  •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穿過長江、黃河的?
    對於運河而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運河水位的平穩,而江水和湖水的波動性很大,如果將運河直接聯通湖泊和長江,那麼江水或湖水水位下降時就要吸取運河中的河水,而如果江水和湖水上漲時,多出來的水又會倒灌進入運河,對運河的運行和運河兩岸的人民構成極大威脅。所以京杭大運河在修建時都是避開儘量避開湖泊,而在穿越長江時則是修建水閘,將運河和長江分開。
  • 守護黃河源頭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儘管如此,黃河流域依然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緊缺、供水矛盾最為突出、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 黃河三角洲:飛鳥和耕地的「戰爭與和平」
    初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15.3萬公頃溼地內草木蔥蔥,百鳥雲集。
  • 中英文聽讀 | 學習黃河
    黃河從南莊鄉前北頭灣進入永和,從交口鄉取材灣流出永和,蜿蜒68公裡,自北而南形成了英雄灣、永和關灣、郭家山灣、河澮裡灣、白家山灣、仙人灣和於家咀灣7個張弛自如的大灣,像一條巨龍,洋溢著祥和的瑞氣,穿行在晉陝大峽谷之中。我們把這七個灣統稱為乾坤灣。
  • 古津黃河義警就在你身邊
    「業主平安是我們的責任,業主平安需要我們的堅守」,古津黃河義警平安社區物業聯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2月12日,古津黃河義警平安社區物業聯盟津誠物業團隊,組織義警小區內開展巡邏執勤和普法宣傳活動,業主們見後不由自主的說 「有警在身邊,生活更安全」!
  • 黃河鯰吃人?釣獲罕見黃河巨鯰,一條魚攪渾一河水,網友:不能吃
    黃河無大魚?不少黃河邊釣魚的朋友,經常感嘆黃河無魚可釣,大魚更是少見。不過,釣不到不代表沒有。近日,河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劉先生,在黃河裡意外釣獲一條幾十斤的巨型鯰魚!一條魚攪渾一河水這種級別的黃河鯰魚,看看有多兇殘,水中翻騰,這個河岸附近渾黃一片。如果系住這條大魚的繩子不是這麼粗,早就被它掙脫拉扯斷!
  • 【事發黃河三峽玻璃吊橋】因為恐高,小夥子失手將女友手機碰落黃河後直接暈倒!
    北京、新鄉方向—黃河三峽自駕遊出行,走京石高速G4(石家莊方向)—京港澳高速G4(新鄉方向)—長濟高速S28(濟源方向)—王屋山站下,右轉按路標行駛約20公裡到達景區。鄭州—黃河三峽線路一:自駕遊出行,走連霍高速G30(洛陽方向)—二廣高速G55(濟源方向)—長濟高速S28(邵原方向)—王屋山站下,右轉按路標行駛約20公裡到達景區。
  • 蘭州 三百名健兒黃河擊水迎新
    蘭州 三百名健兒黃河擊水迎新1月1日,參加蘭州市第32屆元旦黃河冬泳表演活動的健兒,不畏嚴寒、劈波斬浪,迎接新年的到來。 孟 捷每日甘肅網蘭州1月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新年第一天,300名冬泳愛好者在黃河中劈波斬浪,迎接新年的到來。
  • 《黃河大合唱》被「惡搞」,冼星海後人:忘本!網友怒斥:噁心!
    近日,一段某團體演繹的《黃河大合唱》視頻在網絡流傳。視頻中,這首抗戰歌曲,被表演者以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全程「惡搞」,引得臺下鬨笑不斷。這幾年,以另類形式表演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公司年會或晚會的熱門節目,甚至還曾被搬上電視熒幕,有網友調侃,這首歌被「玩壞了」。
  • 【美圖】聚焦運寶黃河大橋 定格仙鄉聖水景區
    仙鄉聖境  12月9日,運城日報社組織特約攝影和本報攝影記者,深入在建的運寶黃河大橋工地及芮城縣聖天湖景區,用鏡頭記錄下了建設者冒嚴寒保工期的建設點滴及跨越天塹的大橋雄姿,捕捉到美麗的白天鵝在聖天湖景區棲息越冬的美好瞬間。
  • 回到延安 70年後再度唱響《黃河大合唱》有何時代意義?
    8月7日下午,延安魯藝文化園內,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在《黃河大合唱》的誕生地--革命聖地延安唱響。魯藝文化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妮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4月13日《黃河大合唱》首次公演,全場為之轟動。創作《黃河大合唱》時,冼星海正在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那麼,魯迅藝術學院在抗戰時期發揮的是怎樣一種作用呢?
  • 卓資縣「九曲黃河陣燈會」亮相龍勝公園九曲廣場
    在我縣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中,最具吸引力的當屬「九曲黃河陣燈會」。
  • 洛寧檢察:打響三個月黃河流域整治第一槍
    為落實「河長+檢察長+警長」河湖治理聯動機制,發揮河道治理法治威力,按照洛寧縣檢察院黨組和付武超檢察長要求,4月22日,該院主管公益訴訟工作的副檢察長張海峰帶領檢察幹警到黃河支流洛河段兩岸進行調研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