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1月27日報導:德國工程公司HTP GmbH & Co. KG標得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合約,將在新加坡進行塑料回收設施的可行性研究並設計回收設施。
國家環境局昨天發文告指出,塑料回收設施試驗計劃可協助提高新加坡塑料回收率和加強整體垃圾管理能力,減少燃燒塑料產生的碳排放。
德國的HTP有限責任兩合公司在全球提供垃圾管理和回收系統的策劃和設計服務。
塑料回收設施的可行性研究預計今年初啟動,最遲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
研究重點包括評估塑料回收設施的設計和處理垃圾的能力,以及推薦設廠地點。
得標公司須推薦技術和設備,以化學方式回收每年7萬2000公噸的塑料垃圾。
另外,這項研究也會評估成本和收益,制定出最佳運作規範,和不焚燒塑料而以化學方式回收的成本效益。
化學回收工藝流程
從住家、商店、小販中心和油站送來的住家垃圾將送到塑料回收設施,分類和回收各種塑料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用於化學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PET)用於機械回收。住家垃圾佔新加坡總垃圾量的約52%。
回收後的塑料可轉化為高價值產品如熱解油(pyrolysis oil),作為原料供應給新加坡石化業,以生產新的塑料。
比較常見的廢輪胎裂解提煉熱解油
除了避免焚燒塑料,化學回收也有助減少碳排放及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來源:聯合早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經貿新聞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3054163108qq.com
組委會聯繫方式
電話:023-63025772
傳真:023-6302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