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1月底的第29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上,中國導演王久良的《塑料王國》獲得評委會特別獎。影片深入採訪了一個進行垃圾回收處理的家庭工廠,以垃圾在中國的回收處理為題,讓每一個人在銀幕上看到自己對經濟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的選擇,是怎樣演變成一系列社會及環保問題。
或許你會認為這與我無關,但由不斷消費和消耗所組成的日常生活,以及對未來環境的潛在威脅,正如這霧霾一樣,切及每一個人。
據數據顯示,造成「塑料王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塑料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國家允許的正常進口量。
試想一下,作為剁手黨的你每天會產生多少直接和潛在的消費行為?其實每一次消費行為的背後,都是碳排放。
我們日常喝下的每一瓶瓶裝飲料,都是對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消耗,而瓶裝飲料產出的最大剩餘垃圾就是PET塑料瓶。
據調查,我國每年使用的PET產量有100多萬噸,其中80%就用於製造各種飲料瓶,可見飲料PET塑料瓶的生產量有多大。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種飲料瓶裡,能得到回收的只有50%。
飲料瓶目前大部分在使用後被賣給廢品回收站,另外一部分瓶子則被直接扔進垃圾桶。它們的處理渠道主要有3方面:
在美國買瓶裝水,啤酒,飲料,果汁等,都要額外付瓶子錢,在加州是5美分。然後拿著瓶子到回收站,這5美分退還給你。
一般美國人每家政府發的三個大垃圾捅:
1)普通垃圾捅;
2)綠色垃圾捅—樹葉、樹枝、草;
3)回收垃圾—紙箱,空瓶等。
垃圾每個星期收一次。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把回收類瓶子單獨放一起,或放入回收垃圾捅。最後根據空瓶返回數量結算單據後,領取相應的現金。
空瓶回收器,根據空瓶數量返還相應的金錢
所以你認為美國同胞的環保意識是可以從瓶裝飲料上套現而養成的?當然不!
讓你想不到的是,在美國,比空瓶回收器更多的機器就是現調飲料機,在超市、加油站、便利店等公共區域隨處可見,普及度堪比自動販賣機在日本的地位!
現調飲料機在美國家喻戶曉
雖然,用現調飲料機喝飲料會讓你無法從廢瓶回收上賺點零花錢(其實也沒多少),但PET塑料瓶的零消耗,和更可持續的使用方式,使得現調飲料機不僅減少了在原料運輸和裝瓶包裝的步驟,更大大減少了碳排放的可能和汙染。
而更讓康富君自豪的是,像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連鎖巨頭都已經開始使用現調飲料機,雖然在國內的個人商戶中還不普及。
0塑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追求更舒適的經濟生活方式是無可厚非的奮鬥目標,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當代人哪些舉動正在破壞我們生存的地球?我們想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地球?每次消費前想一想商品從何而來?這背後的又會產生怎樣的消費和消耗?
這才是每一個人對「塑料王國」應負的責任。
巴菲特掌管的全球最大金融機構Berkshire Hathaway Inc.公司位居 「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排行榜」第三,並在美國哈裡斯民意調查中躋身進入2016年度最耀眼公司前十。康富在2014年加入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Marmon集團,並作為Marmon集團在飲料行業的代表,為中國市場帶來高品質的現調飲料體驗。暢飲幸福,源自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