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門牌號、基石、敲門磚。有句話叫做:「先有域名後有業務」,一個好的域名能夠給企業省下很多的宣傳費用,同樣也能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品牌影響。
但是,如何選擇一個好域名,卻讓很多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個人用戶或傳統轉型的企業抓破了腦殼。這不,知乎又有相關的求助帖子來了。
然後我又上百度搜索了相關的話題,發現關於這個問題,從2012年的域名論壇到今天,還都有人在問,並且也有不少熱心的網友給與了自己的回答。
小胖看了一下網友的回答,大致可以分成三派,分別是
英文派、理性派、吃瓜派。
英文派的網友覺得英文域名更好一些,他們一致認為相對於數字+英文域名來說,顯然是英文域名更有價值,對網站升級優化更有幫助。
吃瓜派,這是小胖標籤上的,
實際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中立派,他們對這個問題表示沒有任何的影響,也覺得一個網站的域名升級優化,實際上與域名沒有多大的關係。
理性派,他們理性分析了英文域名和英文+數字域名之間對於網站升級的利弊,並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看完以上熱心網友的回答,作為域名圈中的一員,你心裡是否也有自己的一個答案?
在評論區大膽的說出你的觀點,等你喲。我想,這個問題就算是在圈子裡,拋出來還是會引起大家的討論,畢竟兩種域名都各有各的特點,所以也難怪會不斷有網際網路用戶提到這個問題,並且還會收到那麼多的不同答案。我們在圈子裡待久了看待一個域名好不好,當然不能單純通過它的類型來分別,任何一個類別的域名,都有精品,也有糟粕,單通過類型就來判斷好與壞,可能就有些武斷了。體現一個域名精品的因素,
還是簡短易記、含義為王、品牌效應。而像這個問題提到的兩種類型,可能我們還是得分成三個問題來分析。針對第一個問題,簡單的來說就是要看英文和數字的長度品相。
如果說是一個兩字符+單數字,或者特定含義數字+特定含義的英文,是跟普通的英文+數字大有不同的。同樣,英文之中也有熱詞、冷詞、長單詞、短單詞的區別。舉個慄子:it、my、map等即短又熱的詞,再加上一些88、99、66等數字,再比如像365day,day365,可以看做是
「365天」,
都非常簡短易記,用作網站升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要是像一些長單詞,比如說dictionary「字典、詞典」,恐怕國內大部分網友都記不住,這就很沒有必要了。第二個問題,
如果啟用擁有自己的品牌,並且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使用英文+數字,使用一些熱門單詞+數字的組合,只要能夠契合品牌,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創意,比如66law.cn華律網(貌似已經啟用
hualv.com這個雙拼了)。
如果針對國內用戶,長一點的還可以選擇
拼音+數字,比如
51yianda.com易安達,可以看做是
「我要易安達」,還有
hao123.com導航網等。
第三個問題,這就要回歸到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化這個大話題上了。
如果是企業品牌主要是面向國際市場用英文單詞域名,自然是挺好的選擇,畢竟西方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居多。
但如果主要是針對國內市場,講真的,超過五個字符以上的單詞,還是認真考慮一下行業、冷熱詞等因素為妙。然而有一些企業為了表現出公司國際範,實力大,背景厚,明明是面對國內用戶,卻用英文長單詞……小胖認為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小胖以前呆過一家公司,域名是長達11個字符的英文,外帶一條槓「-」,後面還有med,現在想來,這操作簡直令人窒息,反正我現在已經完全忘記怎麼拼寫了。)最後,小胖想說的是,其實如果是同時面向國際和國內的用戶,
還可以考慮一下純數字域名,畢竟0-9這10個數字,全球通用。看完小胖的觀點,有沒有想要吐槽一波的,評論區留給大家了,趕快留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吧!
如果你覺得小優說的不錯
就分享到朋友圈
或者點擊一下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