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 讓一哥告訴你怎麼把英文說的和老外一樣溜

2021-02-13 攜隱留學報告

還記得2013年中國新年,我飛去美國面試(面試故事回顧:MBA|一場錄取率100%的面試之旅!),當時的面試官是Ross MBA二年級的學生,在面試快進入尾聲,快要到我問他問題的環節時,這位高富帥美國白人學長說:「Before I let you ask me questions, I have one last question for you.」

 

我:「Sure!」

 

高富帥:「Where did you pick up your English? I mean.. you don’t have an accent at all! Did you go to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growing up?」

 

我:「No. Public school all the way til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高富帥:「Interesting... I mean… some of my foreign friends who grew up in the States don’t speak as good as you do. That’s impressive!」

 

我:「Thank you, sir!」(☺☺)

 

這只是一個例子。

 

從大學開始,我在美國的同學、朋友,許多人都是認識我一陣子以後才知道我並不是美國人,而英文也不是我的母語。

 

所以我的英文是怎麼學的?今天來跟想要出國讀書的你分享一下!

對絕大部分在亞洲長大的人來說,「英文」不僅僅是個語言,它更是一門科目、一個考試項目、一個分數或是一項簡歷上必須要有的能力。

 

但...如果你用這種心態去學習英文,我敢保證結果是不可能太好的。

 

那「英文」到底是什麼?

 

英文其實是一種「工具」(🔧)!這麼說你可能會覺得有點老梗,這個比喻你應該已經聽過很多次了,但是這真的是英語最貼近的寫照。

 

我舉個例子。

 

拜銅牆鐵壁般的中國網路高牆之賜,在中國要得到真實的第一手外國消息和新聞並不容易,而翻譯的新聞通常在速度和角度上也會比較慢及有失偏頗,這時候英文這項工具猶如你的一扇窗,可以讓你看到窗外的世界(🌎)。

 

我再舉一個例子。

 

在工作上,英文是一座橋梁(🌉),讓你能夠與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同事或是項目上的夥伴溝通,你們所交談的內容,不管是併購、是交易案、是合作範疇、是合同細節才是重點,但是英語提供的是一個平臺,讓來自不同國籍、文化、母語的人可以用同樣的頻率來溝通。

這才是英語的功用!

好問題!

 

人就是需要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的動物,所以一定要有目標!

 

相信會發摟攜隱公眾號的各位一定對於出國留學有著一定程度的興趣,所以一哥我就用方向這個來舉例(✈)。

 

當你有了要出國留學的動機時,你就要以這個為出發點才能持之以恆,開始使用Google而不是百度,開始Google search學校的信息、上每個學校的網站和了解學校的各個center和institute,開始讀Poets & Quants,開始在Youtube上訂閱學校的視頻。

 

因為你有了動機,所以這些都不是所謂的「學習」英文,而是你在「使用」英文,我再說一次,學習英文(或是任何外語)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你發覺你自己不再是在學習一個語言,而是在生活中把這個語言變為你常常需要使用的工具!

剛剛說到出發點一定要有動機才能持之以恆,那如果我目前沒有什麼動機和目標,只是單純想把英文學好的話怎麼辦?該如何開始呢?

 

好問題!一哥我就用自身的例子來給你個點子。

 

我從小就很喜歡看運動,小時候開始就瘋狂喜歡看美國MLB大聯盟棒球(⚾️)及NBA職籃(🏀),甚至我小時候爸媽就覺得我長大後的CG(職業目標)會是當個運動電視播報員。

 

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暑假,我去到了美國參加美國當地的夏令營,那時候看著電視上的球賽,發現我雖然聽不懂美國播報員在說些什麼,但是因為球賽看得懂,我就漸漸開始習慣聽英文的播報了,經過了一個暑假英文播報的洗禮,暑假結束回到臺灣,我的球賽轉播也就習慣性地從此從中文轉成了英文,不久後我也就漸漸都聽得懂了。

 

這困難嗎?不困難!因為我超級愛看球賽(🏈),這是我本來就在做的事,唯一的不同只是我讓自己從習慣聽中文變成了習慣聽英文而已。

 

另外,你有看出pattern了嗎?沒錯,當你把英文變成工具而不是學習的內容本身時,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環境真的很重要。

 

延續上面的例子,在播報轉成英文以後,我開始發覺臺灣體育的網站和blogs相對於美國不僅分析精闢度上輸了一截,而且速度很慢,所以我從高中以後便漸漸開始讀很多英文的運動網站,我把自己的閱讀環境都變成了英文,每天至少要讀上一個小時的不同英文新聞和分析。

 

漸漸的,英文成為了我生活上的語言。

 

所以,找到你有興趣的東西然後開始漸漸把自己浸泡在那個領域裡英文的環境中,這樣不僅學得快,你的思維模式、語感各方面也都會因為你所花的時間而有著爆發性的成長。

 

另外,多問問、想想你所看到的東西英文是怎麼說的,打個比方,你在煮飯時,就想想鍋子、平底鍋、鍋鏟、鑄鐵鍋、餐具、洗碗精的英文怎麼說,不知道就去查然後每次在廚房看到它們時就複習一次,這樣過不了多久就會記起來了!

很多人可能知道老闆攜隱除了攜隱教育以外,另外還開了個健身房,所以她很愛把申請和備考用健身的方法來比擬(💪)。

 

原因為何呢?因為兩者之間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來給你分析一下。

 

健身要練得壯,你一定得常去健身房且不厭其煩、持之以恆的一直一直練才會有好的成果。

 

學英文也是一樣。

 

你必須一直一直練且常常重複同樣動作直到像是反射動作一樣才能有進步,舉個例子,我大學時很喜歡看電影(🎬),我喜歡的電影我都會去買DVD,吃飯、沒事的時候就會看,看到最後我整部片的臺詞都可以朗朗上口,甚至可以用在生活裡的對話中,這就是repetition的重要性。

 

因為英文從聽得懂到會用在生活中還有一段距離,而那段距離常常得用repetition來克服。此外,雖然我看過10幾次的電影,每次再看還是都能聽到我之前沒有聽到的臺詞和笑點,這也是repetition的好處之一。

 

但是健身也不是自己摸索並一直練就會有結果的,之所以會有健身教練就是因為有教練的指導才能正確的訓練,而不是一直練到錯的部位和肌肉。

 

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說過一句名言:「You can practice shooting 8 hours a day, but if your technique is wrong, then all you become is very good at shooting the wrong way. Get the fundamentals down and the level of everything you do will rise.」(🏀)

 

意即你如果練習的方法錯誤,只不過將錯誤的方法練得更加熟悉罷了!

 

這點在寫作上尤其重要,我進大學的時候口語沒問題,但是對於寫作一竅不通,我進步的方法便是在essay死線的兩周前就把我的初稿寫完,不斷地利用office hours找教授和助教討論,努力學習他們是如何改我的essay的並不停的一改再改,在有他們正確的指點加上自己的勤奮練習後,我在大二便開始在學校校刊的專欄貢獻文章,在Michigan讀MBA時也曾為學校報紙寫過專欄,這對一個國際學生來說也算是個很大的成就(🏆)。

大家說到學英文,每個人一定立馬想到的都是「聽、說、讀、寫、單詞和語法」這六種語言能力。

 

但我覺得還有另一種能力也一樣同等重要,那就是— 「猜」的能力!

 

什麼是「猜」的能力呢?(🤔)其實說穿了就是「推敲」的能力,如何用上下文來猜某個單詞的意思。

 

英文的單詞很多,而且很多並不常用到,如果你在看一篇文章時每一個不認識的單詞都要停下來查字典的話,你閱讀的興致應該很快就會被消磨掉了。

 

故此,猜的能力很重要,不管是和人對話還是閱讀,如果你能夠持續訓練用上下文推敲不懂的單詞意思,就可以很快地讓你對語言的抗拒程度下降,進而也能夠加快學習的步伐唷!

這就是為什麼託福和GMAT在閱讀部分都會考這項能力的原因。

 

何況,往往你在一個句子裡即使不知道某個字的意思,仍然能夠懂全句大概的意思,除非是一兩個重複出現的詞要去了解意思以外,不然不一定每次都要停下腳步來查唷。

那你可能會問學英文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我認為是「恐懼」,一種害怕出糗和講錯的恐懼,然而這種恐懼正是你無法進步或是進步緩慢的元兇!

 

相較於我學英文的輕鬆,我的弟弟在英文學習上就比較吃力。小時候我和弟弟一起去美國的夏令營,剛去的時候,因為他還小,英文真的是不太好,但是他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完全不怕丟臉,不管文法對不對,反正講就對了。也因為這樣,加上環境,他學得很快,也很快就進步了。

 

如果你學了英文不敢用,那真的是一點意義也沒有,敢講、敢用才會帶來進步!

學英文最重要的一點,除了不怕丟臉以外,另外一點就是有時候得逼自己離開舒適圈,強迫自己成長、進步。

 

環境,有時候也是逼出來的。

 

千萬不要以為到了英語系國家讀書、生活,英文就會自動進步!

 

一哥我在美國看過一堆整天只跟中國人混的中國同學,到了畢業的時候英文還是一樣不好,浪費了在美國增進英語能力的大好機會。

 

所以,不管你在哪裡,環境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有時候需要逼自己來開舒適圈才能加快自己進步的腳步唷!

英文真的是一個要用的時候才會發覺方恨少的一樣有力工具,既然如此,何不在平常就用上面David哥所提供的小撇步來增進英語能力呢?

 

加油!等你GMAT和託福考完,申請之路就向前邁進一大步了唷(💪)!

更多往期相關文章:

最後附上五一線上活動大預告!


相關焦點

  • 圖文:「韭菜」的英文是什麼
    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喜歡吃韭菜,可是「韭菜」這個詞究竟怎麼譯成英文,現在依然沒有統一的說法其實這個也難怪。韭菜進入北美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在很多詞典裡,把韭菜譯成 leek可是實際 leek 是這種東西
  • 有英文的衣服別隨便穿!這老外在中國抓拍"荒謬衣服",哭笑不得
    他說,這些印有奇奇怪怪文字的衣服穿在各個年齡階段的人身上,令他費解。他覺得這些人可能是不懂英文代表什麼意思,就隨便穿上了。「我媽說我是特別的 所以 X你媽的」"我覺得這是有人利用一些人不懂英文,製造的笑話。這讓我懷疑我們的衣服上一些中國字是啥意思。也許。。。也一樣奇葩!"是的,你沒有猜錯!
  • 徐州社區網格員英文「對話」老外,要體溫數據
    原來,彭校社區網格員張習習負責收集社區所有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情況,在與一名澳大利亞友人交流時,使用的全部是英文。30歲的張習習是彭校社區工作人員,也是一名專職網格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1月28日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主要負責入戶排查和匯總上報,每天兩次了解轄區160多名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情況,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晚上8點。
  • 連老外都愛上打麻將了,麻將的英文難道是「Majiang」?「條」和「筒」用英文怎麼說?
    每每談起和外國人相處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我們跟歪果仁的興趣愛好真的合不來啊!怎麼相處嘛?!方法很簡單鴨,教會他們打麻將!把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的同時,拉上他們沉迷其中,豈不是人生一大樂事!這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應該如何向老外介紹呢?
  • 和外國人聊天,口語再好也絕對不能說的英文
    你貌似胖了。「胖」至今都是一個敏感詞雖然我們整天愛說減肥減肥但被人說胖卻並不是什麼好的感覺(肉也是有脾氣的好嗎?開玩笑也不可以)What is your salary ?你掙多少錢?看你臉色好像生病了。這句可能是嘴笨的人最怕犯的錯本來只是想關心一下沒想到說出來卻像是在詛咒別人了Your sister is much more prettier than you.你姐妹比你漂亮好多哦。呃。。。我還能說什麼呢?
  • RD系列:英文口說要怎麼培養
    英文口語要怎麼培養,《阿滴問與答--英文口說要怎麼培養》,昨天有人說小哥像吳磊,好吧,那就像吳磊吧呵呵,透徹、有趣,推薦哦! #英語頭條#王老師建議:     很多同學問我英文口語怎麼練習,我認為除了地道的口語資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找到partner練習,最好是外國人,有同學又說我周圍沒有這樣的中國人或者外國人,那麼你也可以自己和自己練習,例如說,當你處在某個情景時,腦子裡有一句話,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這句話用英語怎麼說。我們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英語,馬路上、胡同裡甚至食品袋上的英文。
  • 有英文的衣服別隨便穿!有個老外專在中國抓拍"荒謬衣服",看完我奔潰了...
    他說,這些印有奇奇怪怪文字的衣服穿在各個年齡階段的人身上,令他費解。他覺得這些人可能是不懂英文代表什麼意思,就隨便穿上了。「我媽說我是特別的 所以 X你媽的」"我覺得這是有人利用一些人不懂英文,製造的笑話。這讓我懷疑我們的衣服上一些中國字是啥意思。也許。。。也一樣奇葩!"是的,你沒有猜錯!
  •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英文怎麼說?)
    昨天在和國內的一個家長聊天。她告訴我她的孩子喜歡玩「吃雞」。雖然本喵不玩遊戲很久了,也知道她說的吃雞是下面這款遊戲:中文叫「絕地求生」,那英文呢?如果你能用英文和老外聊遊戲,老外對你的敬佩之情會瞬間拉高几層樓。就好像以前剛出國我和男同事們說我在國內也玩Counter Strike,男同事們瞬間瞪大了雙眼,把我當做女俠看。額……難道在美國玩遊戲時男孩子的專利嗎?
  • 中國賣貨大姐飆英文和老外對砍,英語6的不行!
    最近,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就讓我們見識了秀水街店家的英文水平...↓戳視頻感受一下↓拍攝者假裝欲在秀水街買一雙喬丹鞋。老外:「200塊」於是女店家開始了連環英語轟炸,讓這位老外措手不及:「美元?歐元?」「這是喬丹你知道嗎?喬丹!」「女鞋多少錢,不,你看看拖鞋多少錢!」「拖鞋都要500好嗎?拖鞋都要500!」「現在你該知道了吧,來吧說說你心裡價外,趕緊的!」「行,你不說,我給你說。」
  • 川普被罵「豬隊友」| 「豬隊友」英文這麼說才帶勁!
    經常有人問,這個詞用英文咋說?那個詞咋翻譯?其實,很多中文詞並沒有完全對等的英文表述,我們絞盡腦汁尋找對等詞容易陷入思維誤區。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發散思維,想像老外在類似情境下怎麼說話,或許能找到更滿意的答案。舉個例子,我們常說的「村花」、「校花」、「班花」,翻譯成「flower」會顯得比較low,換個詞「belle」就地道多了。
  • 陳小春兒子飈英文驚呆網友:人家才6歲英語就這麼溜!
    萬事通說Jasper飈英文名場面,小小年紀口語就這麼流利!
  • 不會說英文的人,在方言禱告中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
    2020.9.18 那天是小家聚會,原本已經打算好,吃完飯後,送老婆、兒子去小家,我就去附近的親戚家坐坐,但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說:今天不要去親戚家,去小家聚會,於是我就順從心裡的這個聲音,來到小家。
  • 北京秀水街老闆娘狂飆英文殺價,油管點擊破千萬!附砍價英文表達
    最近一段老外在北京秀水街買鞋的視頻在油管上走紅。老闆娘全英文與老外砍價,把老外都唬住了。
  • 謎之英文菜單,中國菜單上可怕的英文翻譯!
    經常到處旅行的你,在異國他鄉是不是更容易想念美味的中國菜,看到國外的那些中國菜單上迷一樣的英文翻譯,
  • 我很孤獨,英文怎麼講?
    我曾經不止一次聽到別人談論到他們兩口子的時候,表現出難以置信的驚訝,可偏偏秦凱走到哪裡都會帶著韓雪,望過去時,臉上會掛著溫和而又淡淡的笑意。 我見過秦凱最緊張的一次狀態是韓雪做卵巢囊腫手術的那天,我陪他在醫院裡,就在韓雪快要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她突然示意停了下來。 「我很孤獨,英文怎麼講?」韓雪笑著問秦凱。
  • 聽英語牛人說:我自己如何學習英文
    首先,要感謝大家的信任;再次,也想告訴大家,與你們一樣,我自己也還行走在提升英文的道路上,英文絕非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只是,可能天生數理思維極其弱的我,對語言的興趣,倒是濃厚得很,加上業餘一直擔任兼職英文老師之故,就確實有諸多感悟。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 科技翻譯練習:物聯網英文介紹
    ****譯姐就孫楊庭審中途擅自更換翻譯一事的一點看法****「快遞」的英文不是「express」,這麼說會被老外笑掉大牙!****「做空」用地道英文表達,你知道嗎?****雙語視頻||川普宣布:未來60天,美國暫停接收移民!
  • 「年終獎」用英文怎麼說?
    昨天和杭州的一個小弟吃晚飯。小弟告訴我他發了年終獎,要請我去新馬泰。我心裡暗喜,想這小子倒是有心眼,平時沒白疼他。
  • 很多人覺得 CCTV 英文頻道主持人的英文不怎麼樣,其實……
    你看,僅僅是人家隨口說的 20 秒不到的話,用的表達就足夠很多學一陣子了,怎麼能說他英文不好?中國人說英文,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央九,都有個壞習慣,那就是說話溜是溜,但是遍及整篇表達,一個從句沒有,一個 who, which what 的連接詞都沒有,全部都是簡單句,然後就是表達,能怎麼冗長怎麼冗長,能怎麼囉嗦怎麼囉嗦,楊銳說話就沒這個情況,堪稱高手中的絕頂。
  • 北京多瑙河英語:英文名字不能亂起
    出於文化上的不同,老外們聽到這些名字時不會去當面指出你的名字有多麼滑稽可笑,但他們其實在心裡早樂開了花。。他們私下裡常和我分享這些我們中國人給自己起的奇葩的英文名字, 而由於國外推崇自我個性和選擇自由的傳統觀念,在課上當他們聽到這些名字的時候可能只會輕描淡寫的說句:Well, I guess everything can be a name. 但心裡卻在吶喊: 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