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人做噩夢的生物:科學家發現巨型船蛆活體

2021-02-25 新浪探索

科學家將巨型船蛆的蟲體「倒」在檢測臺上

生物學家一直在不斷發現新物種,但有些生物還是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這種「重新被發現」的動物被稱為巨型船蛆,生活在長管狀的硬殼中,頭部朝下在海邊潟湖的泥土中覓食。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首次對這種動物的活體進行了研究。

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首次對這種學名為Kuphus polythalamia的船蛆進行了描述。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猶他大學、卓克索大學、菲律賓大學和菲律賓蘇丹庫達拉省立大學。他們希望這項工作不僅能記錄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也能進一步增強菲律賓本土的研究實力。論文共同作者馬戈·海古德(Margo Haygood)表示,此次研究顯示了合作的力量,也再一次表明即使是在21世紀,我們對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科學家把巨型船蛆頭部的蓋子揭開

從18世紀開始,科學家就已經知道了巨型船蛆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動物的外殼長度從90釐米到1.5米不等,形狀如同象牙,而且十分常見,然而從未有人親眼見過裡面的活體。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科學家並不確定它們的棲息環境。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受到了一部菲律賓紀錄片的啟發,片子裡面出現了一些插在淺水潟湖泥土中的貝殼。研究人員於是展開了調查,並且在一個堆著腐爛木頭的潟湖中採集到了活體標本。

回到實驗室後,研究人員洗掉了巨型船蛆外殼上發著臭味的泥土,把外面的蓋子夾掉,然後慢慢地深黑色的蟲體「倒」在檢測臺上。 「太令人激動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很久以來都想親手觸摸一下這種動物,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實在太奇怪了,」海古德說,「當看到水族缸裡,這種動物從虹管噴出強勁的水流,我感到非常興奮,它們不僅活著,而且很健康。當我們打開管狀殼體時,我被蟲體的黑色驚呆了,這與普通船蛆的淺色蟲體太不一樣了。」

事實上,巨型船蛆是常見船蛆的近親。船蛆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蛀船蛤科,外殼已經退化,只殘留一小塊位於長而柔軟的裸露身體的前端。研究者感覺巨型船蛆與常見的船蛆物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他們的推測。

常見的船蛆物種會鑽入浸在海水中的木頭,依靠體內的細菌消化木頭裡的纖維素。相比之下,巨型船蛆則直接生活在泥土裡。「普通的船蛆會以一層很薄的殼緊貼『隧道』,而巨型船蛆則將這一薄層發展成一個又厚又沉、十分堅固的管狀硬殼,」海古德說,「普通船蛆不會蓋住隧道的最深處,因為那是它們啃食木頭的地方。巨型船蛆的管道則是蓋起來的,覆蓋著它的頭部,使它們無法以那樣的方式進食。」

把外殼取走之後的巨型船蛆


巨型船蛆示意圖,它們的大小差不多與一支棒球棍相當


相反,巨型船蛆是以泥土裡產生的有害氣體為食。與其他船蛆一樣,巨型船蛆也利用細菌來獲取營養。它們生活的泥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會產生具有腐爛雞蛋氣味的硫化氫。這些氣體對人體有害,卻又能為巨型船蛆提供能量。更確切地說,巨型船蛆體內的細菌能將硫化氫轉化為有機質,供巨型船蛆食用。

這一過程與光合作用驚人地相似,只不過陽光變成了對人類有害的氣體。「比起普通船蛆體內的共生細菌,這些細菌更像植物一些,」海古德解釋道,「雖然巨型船蛆吃的是這些細菌生產出來的食物——就像我們吃自己種出來的植物一樣——但它們之間的關係要比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緊密得多。」更重要的是,巨型船蛆體內的細菌與其他常見的船蛆不同,這或許能解釋它們在食物選擇上的演變。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印尼巨型昆蟲長毛觸角悚然似外星生物
    海灘發現白色長毛物,疑似外星生物在菲律賓得一海灘上發現了不明生物,該生物得表面長滿了長長得毛髮,當地得居民認位這個不明得長毛生物是一隻「海怪」,紛紛不敢靠近。當地得村民表示,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長相如此奇怪得生物,據村民介紹,這個不明生物是從海面上漂浮到海灘上得,大概在晚上7點得時候被人發現。
  • 「船蛆」新物種:吃石頭,拉沙子
    此後,船隻的建造使用了更為堅固的材料東西:鋼鐵, 食木類「船蛆」對於船隻的大多數威脅也就此消失。但是在2006年,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發現了一種新的船蛆,這種船蛆擁有一種非常與眾不同的口味偏好:巖石。該物種被發現於菲律賓淡水水體中,直到去年美國研究人員砸開幾塊巖石後將其中的奇怪居住者帶回實驗室之前,一直都沒有人對其進行詳細研究。
  • 船蛆是神馬?!泰國人竟然還吃船蛆?看著就難以接受啊,你們有誰吃過?
    (原標題:劈開木頭發現裡面有「白色的東西」覺得超興奮,一口吃下去後其餘的拿去賣賺大錢!只是你吃得下嗎?)
  • 華萊士巨型蜜蜂:科學家發現一度被認為可能滅絕的世界最大蜜蜂物種
    但是現在,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華萊士巨型蜜蜂,這是昆蟲近40年來從未現身。華萊士巨型蜜蜂,或稱為Megachile pluto,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蜜蜂物種,體長可達3.8釐米(1.5英寸),翼展6.4釐米(2.6英寸)。這大約是歐洲蜜蜂大小的四倍。
  • 南沙14萬噸巨輪發現大量活體蜚蠊等媒介生物
    這艘輪船上一個停靠港口為新加坡,船上人員健康無異常,但貨艙、貨櫃和甲板發現有活體蜚蠊(蟑螂)。△南沙局研究後決定允許該輪靠泊南沙港二期碼頭,待檢疫人員登輪查驗後,再作進一步處理在船舶靠岸前,南沙局特意在遠離港口繁忙作業區的堆場劃出一片獨立區域,並預先噴灑藥物。
  • 新冠疫苗:藍色鱟血能起大作用嗎
    跟其他生物不同,鱟有著神奇的藍色血液。鱟(hòu,英文:horseshoe crab)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年以上,是真正的「活化石」。你或許從未聽說過鱟這種生物,但你很可能打過針或是接種過疫苗,那你應該感恩鱟血。跟其他生物不同,鱟有著神奇的藍色血液,正是它與眾不同的血液讓它具有獨一無二的醫用價值。
  • 周公解夢:做噩夢是房間不乾淨嗎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周公解夢一起去了解,做噩夢是房間不乾淨嗎?且看下文解析!  做噩夢是房間不乾淨嗎 夢境解析  做噩夢不是房間不乾淨,人做夢很大程度與我們的心情,也就是心理有關,其次是睡眠質量、所處環境、睡覺姿勢等,所以如果生活中的壓力大,而你的自我調節能力又不強,就可能會做惡夢。
  • 德國黑螞蟻活體「入侵」成都被海關攔截
    11月2日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10月30日、11月1日成都海關在雙流機場海關快件分別截獲兩批共800隻活體螞蟻。這些螞蟻被分別裝在不同規格玻璃試管中,體型較大,而他們均由德國漢堡輾轉而來成都。這是成都口岸首次大批量查獲活體螞蟻入境。
  • 新發現:科學家指出世界上最大的魚,網友疑問:難道不是鯨鯊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一部分人很清楚的回答是鯨鯊,但也有部分人回答是鯨魚,例如現生最大的生物藍鯨。但實際上鯨魚是哺乳動物,並不算魚類,論親緣關係鯨魚和我們更為接近而不是和魚類。鯨魚雖然生活在海洋中,但同樣需要靠肺來呼吸,因此需要定時的出海面來換氣。
  • 晚上做噩夢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壓力大
    做夢是人入睡後大腦皮層未完全抑制,腦海中出現各種奇幻景象,是人類正常的生理現象。那麼做噩夢是怎麼原因呢?
  • 未解之謎:外星人可能是矽基生物?(圖文)
    科學家們認為,在理論上答案是肯定的。畢竟宇宙形成也有了一百多億年的時間,並且宇宙的範圍大得驚人。既然地球能夠形成生命體,那麼肯定還存在別的星球也能進化出生命來。雖然至今我們也沒有發現外星人的存在,但研究人員們始終沒有放棄探索。如今在探索外星人方面,專家們又有了新思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新思路到底是什麼吧!
  • 《Science》:科學家呼籲全球監管基因編輯生物
    同時,科學家還利用基因技術讓珊瑚適應不斷變化的海洋環境。一方面,人們對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突破感到驚嘆。另一方面,人們也對基因編輯的生物釋放到環境中的潛在後果以及缺乏管理監督而深感擔憂。一個由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跨學科小組近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文章,主張新的全球管理,以確保對基因編輯的潛在益處和風險進行評估。
  • 潮汐鎖定的罕見奇觀連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通常情況下,潮汐鎖定只會出現在行星與它周圍的衛星之間,然而,最新科學家發現,有一顆巨型恆星被一顆小行星給鎖定了,科學家至今也無法解釋其中原因。被鎖定的恆星是位於牧夫座τ的顏色為黃白色的矮星 這顆矮星的質量比太陽大了將近1.3倍,直徑也大於太陽將近2倍,而那顆小行星名為牧夫座τb,它的質量是太陽的0.004倍,距離主恆星牧夫座τ只有600萬到700萬公裡之間,而現如今已經被證實,牧夫座τb已經把黃白色矮星這顆巨型恆星給鎖定了,證據來自於加拿大發射的MOST衛星。
  • 奇聞:南極發現「地下世界」?科學家在冰下800米的地方,看到了什麼?
    這樣的說法看起來非常科幻,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冰下800米的地方,出現了另一個世界,或許會改變人類對地外生命的認知。別看人類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創造出了先進的高科技,但是對於南極的認知也只是皮毛。南極的溫度常年在零下幾十攝氏度,因此能夠抵抗南極惡劣環境的動物就在少數了。
  • 風水先生提醒:去世的人仍然能看見我們?科學家發現人死後,意識或仍停留在人間
    親人去世之後,我們會感覺非常心痛,因為親人的去世意味著她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猶如「人死如燈滅」般的結束了,那人死後是否真的就意味著消失了呢?
  • 又冒出一朵100多斤巨型蘑菇!
    這也是第一次在中國境內發現粉褶菌,科學家們通過植物界的"親子鑑定",確定"勐宋粉褶菌"和"藍瘦香菇"也就是霍氏粉褶菌十分接近。那麼問題來了  這個「藍瘦香菇」家族的新成員 能不能吃,有什麼用?來看研究人員怎麼說
  • 好恐怖:菲律賓巨型蝙蝠,大的實在是太嚇人了
    發現生活中趣味,探索身邊的未知,領略全球有愛有趣的圖片。傳遞情緒,分享價值。德古拉是民間故事中的吸血鬼,蝙蝠因為也是夜晚行動而與吸血鬼產生聯想。這種蝙蝠大到超越一般人的常識範圍,可說是蝙蝠界的德古拉。他們叫做巨型蝙蝠(megabat)。巨型蝙蝠是一種罕見的物種,他們巨型的翅膀收在身上就像穿了一件鬥篷。
  • PNAS:從糖分子入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方法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在PNA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去除乳腺癌細胞周圍的某些糖分子可以啟動固有免疫系統(通常由自然殺傷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介導)。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培養皿中乳腺癌藥物的有效性,為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途徑。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免疫療法,並且使科學家們意識到,在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多個著眼點之中,糖類複合物也值得關注。
  • 十堰一水庫驚現不明生物,幾乎透明!專家說堪比大熊貓
    「跟棉絮一樣,呈現圓圈狀,能在水裡到處遊動,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年近60的老劉形容道,因為擔心這種生物會對人體或者環境造成危害,老劉將這一發現告訴了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老劉說的「不明生物」,劉家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強也不認識,並且問了一圈,村裡的人都表示以前從未見過。「老劉的擔心不無道理,於是我們便把這事匯報給了張灣區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