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裡埃爾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耐< Ennio Morricone>為1986年的電影《教會》(The Mission)又名《戰火浮生》所作的一段主題插曲,次年該曲獲得金球獎最佳原創配樂,該曲旋律輕柔、安靜肅然,堪稱雙簧管樂曲中的神曲,它向人們展示了聖經中「愛」與執著的真諦,具有典型的教堂音樂的風格。該曲可以說是電影的靈魂與電影的主題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是電影史上最優美動人的配樂主題之一,美國《電影原聲》雜誌評價道:「《教會》配樂之於莫裡康耐,有如《教父》之於尼諾.洛塔(Nino Rota),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電影旋律。」
要完全理解並欣賞該曲的不得不說以下幾個要素:
1.電影《教會》展現的內容和思想,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十八世紀,幾個傳教士不畏艱險跋涉至南美原始叢林深處,憑著信望愛和音樂教化那裡的印地安土著,不同種族、文明得以和諧共處。最後,為捍衛信仰與家園,到南美洲叢林為瓜拉尼族人建立教會的加布裡埃爾神父和因為殺了弟弟而深感內疚,放下屠刀皈依教會成為傳教士的羅多薩以截然不同的理念心態並肩原始土著,與葡萄牙與西班牙殖民強權進行抗爭、奮戰犧牲,故事的結局相當的悲愴。電影電影演員表中可以看到當今幾個超級巨星,傑瑞米·艾恩斯,羅伯特·德尼羅,連姆·尼森。
2.雙簧管的表現力:雙簧管音質甜美純淨,被譽為樂器中的「公主」,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是一種具有田園或牧歌風味的木管樂器,是最接近人聲的,也是最善於抒情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質甜美純淨,很有特點的音色能夠讓人在眾多樂器同時演奏時輕易地分辨出來。它的低音發音豐滿,帶有鼻音;中音區音色甜美,富有表現力,強奏弱奏皆宜;高音區則明朗強烈,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獨奏樂器,在演奏旋律時,它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力,如抒情如歌的、優美動人的、憂鬱、深沉、悲傷、愛情和喜悅等人類情感情緒,也可以表現大自然的風光、田園景色、鄉間牧笛、及鳥鳴等等,此外它還是交響樂隊裡的調音基準樂器。雙簧管音色帶有鼻音似的蘆片聲,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中的憂鬱而優美的白天鵝主題就是由雙簧管吹奏的。雙簧管是較難演奏的樂器之一。
3.信仰的力量:基督教信仰的表述是以《聖經》為核心藍本,以歷代使徒、教會、公會等形成的信仰文件為載體,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使徒信經》被歷代教會和神學家公認為最可欽佩、最為可靠的摘要。基督教將其信仰的全部真理和核心歸納為愛上帝(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和愛人如己(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這一最根本準則,視愛之律法為最大的律法。彼此相愛也成為新約聖經中的核心命令,並認為這種靈性真愛和神聖集中體現在基督耶穌身上,因此也被稱為愛的宗教。
目前Gabriel’s Oboe的演繹有眾多的版本,有宏大的史詩篇章般的大型交響樂,如莫裡康耐親自編排演繹的恢宏交響樂,也有注重器樂表現力的小編制演繹,如馬友友的大提琴協奏,除了莫裡康耐親自演繹的大型交響樂外下面我重點推薦個人認為比較優秀的小編制協奏
1. 由丹麥皇家樂團首席雙簧管演奏家Henrik Chaim 演繹的版本
2. 馬友友演繹得大提琴版本
3. 吉他王子約翰.威廉斯演繹古典吉他的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