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還沒有修好飲水器呢?」幼教18的莎麗肯拿著水杯一邊擰飲水器水龍頭,一邊嘀咕。
她說從開學就發現綜合樓僅有的四臺飲水器罷工了。「所以我每天都自己帶開水,也會時不時的去飲水點看看是不是修好了,結果從開學到現在兩個多月了,經常喝不著開水。」她建議有關部門能儘快修理好。「因為天氣越來越冷了,喝熱水不光可以保溫取暖,對身體也有好處。」
食科17的臺瑞瑞也鍾情於喝熱水,她上課時也習慣帶個水杯,不過水都是從宿舍帶去教室的,她說之前也常去飲水點接熱水喝,但是自從發現它壞了之後,去了幾次都不見修好,所以就再也沒有去過。
「但是現在天冷了,開水帶到教室基本都已經涼了,就更希望飲水器能儘快恢復工作」「女生嘛,尤其到生理期時對熱水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對大家都更便捷。」她坦言。
為了方便老師同學們上課時喝熱水,2012年在學校的支持下後勤處在綜合樓二樓和四樓兩側各裝了兩臺飲水機,二號樓四樓和二樓各裝了一臺,這也成了全學校僅有的六臺工作學習區域的飲水地點。飲水點確實為師生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現在六臺飲水器基本癱瘓。
相比女生而言,大多數男生對飲水器損壞的現象並沒有太大的關注。
「雖然在學校已經三年多了,但是從來沒有去過飲水點喝熱水。」電氣化16的雷小龍說,他一般都是喝礦泉水,攜帶更方便,不過作為畢業生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議每層樓都應該設計飲水點,而且定期進行修理,這樣可以滿足喝開水同學的需求。」他解釋道。
18級給排水專業的郭剛說自己從來都不知道教學樓有飲水點這回事,「但是我覺得晚上20:00—23:30這段時間一定要供應開水,因為新疆晚上天氣涼,這個季節又是感冒高發期,需要多喝開水。」他聽到教學樓有飲水點時,激動的說以後自己就可以去飲水點喝開水了。
後勤說:「計劃十一月在原飲水點更換更安全、先進的飲水器。」水電暖管理中心老師說飲水器修理是水電暖的工作。平時會定期巡檢,而且樓內保潔員發現機器損壞時也會向他們反映情況。他坦言知道六臺飲水器基本癱瘓這個情況。
他說其實發現這種情況後,後勤處非常重視,一直在商討解決方案。已經進行多次維修了,雖然飲水器才工作兩三年,但是機器基本癱瘓了,現已無法修復。
「一方面是我們這邊的水雜質多,水質較硬,對機器損壞大。另一方面,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飲水器故障率就會增高。」他說雖然飲水器不是很多,但是「少而精」設在二四樓可以方便各層樓的學生。
對於同學們提及的為什麼不多設飲水點的疑惑,他說最主要的原因是怕發生飲水安全事故,不方便管理。另外也考慮到資金問題,「雖然一套設備花費一萬多,但是相關的配套設備投資巨大。」他補充說如果正常供應的話,這六臺完全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了。
「我們計劃11月更換原飲水點的飲水器,詳細事宜還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中。」他說出了後勤的解決措施。
任何事情只要發現問題,總會有解決的方法,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溝通,否則,永遠無法理解彼此真實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