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離不開血液
流動的血液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各處
維持著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液粘度可影響血液流通,這是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血液粘稠,可傷害或堵塞毛細血管,不能為器官以及細胞提供充足血液和氧氣,從而導致頭痛頭暈,臉上長斑,身體水腫,全身酸痛,失眠,痛經、月經不調等。嚴重的話會加快動脈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塞和腦梗塞。出現哪些情況是血液粘稠的信號?
唇部的皮膚其實屬於黏膜,對於血液循環好壞非常敏感。一般血液粘度高的人,唇部容易出現發紺,也就是表現為青紫色。而指甲也會具有類似表現,會表現為蒼白色。除了唇部和指甲之外,血壓粘稠還有四類表現: 4、午飯後犯困,正常人午飯後會有睏倦感覺,但可以忍耐。可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午飯後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採。
生活中的這些因素是血液粘稠的「幫兇」。血液粘稠與血漿、血細胞、血管等發生異常有關,而這些異常的發生,又與不良的生活習慣脫不了干係。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絕對不僅僅是傷肺這麼簡單,其中的一氧化碳會與紅細胞中運輸氧氣的血紅蛋白結合,降低機體含氧量;還會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液粘稠。
酒精會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使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引發血液粘稠。
長期大量攝入高脂食物,如果機體不能及時完全代謝,就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含量升高。不僅能引發高血脂,還可能形成小米粥樣的障礙物,也就是動脈硬化,從而進一步導致血液粘稠。
高糖食物中的大量糖分進入身體後,如果不能完全被消耗,就會導致血液中糖分過高,引起高血糖;多餘的糖分也可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變胖,甚至引起高血脂,造成血液粘稠。
血液中約80%都是水,如果大量出汗後水分攝入不足,就會導致身體缺水,從而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就像煮粥時,水加少了,流動性變差了一樣。
運動過少容易造成體內糖分等不能及時被消耗,易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同時,運動過少會使機體代謝減慢,體內的廢物不能及時被排除體外,也容易導致血液粘稠。
除此之外,睡眠不足、勞累過度、壓力過大等會引發暫時性的血流不暢;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紊亂也易造成血管老化和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怎麼辦?
2、按摩小腿
做法:雙腿自然彎曲,俯下身子按摩小腿10-15次。功效:因為人體的大動脈經過這個位置,所以適當按摩能夠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避免脂類堆積在血管中。
雖然血液粘稠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病沒有必然聯繫,但是血液粘稠所引起的動脈硬化問題是需要重視和防範的,還有就是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才是形成斑塊和斑塊破裂的主要元兇,所以應關注血糖、血脂和血壓。建議普通人每年進行一次血糖、血脂檢查,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應注意監測血壓變化。
來源:福建省醫務志願者協會
大俠,文章看完了,給大夥說點什麼
點「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免責聲明:《藍色微刊》旨在分享更多資訊給讀者,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