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沙塵暴再臨,許多人都開始討論起了三北防護林,懷疑起了三北防護林的作用,之後就出現了一種說法:三北防護林的高度難以阻擋沙塵。
這可真是個笑話。
風沙治理
內事不覺查百度,讓我們先看看百度中寫明的三北防護林最大的作用吧。
從新疆到黑龍江的風沙危害區營造防風固沙林1億多畝,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擴展速度由20世紀80年代的2100平方公裡下降到1700平方公裡。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山西、寧夏等七省(自治區、直轄市)結束了沙進人退的歷史,沙漠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裡,拓寬了沙區廣大人民的生存地區。
重點治理的科爾沁、毛烏素兩大沙地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20.4%和29.1%,不僅實現了土地沙漠化逆轉,而且進入綜合治理、綜合開發的新階段。赤峰市治理開發沙地2100萬畝,佔沙化土地的58%;榆林沙區森林覆蓋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達68.4%。
都說了是沙塵暴了,其源頭當然也就是沙漠了,以三北防護林的用處來看,它可以減少沙化土地,完全是從源頭上阻止沙塵暴。
說什麼因為沙塵暴比較高,森林就無法阻擋了,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真實原因:三北防護林消失,沙漠崛起
其實看看手冊的標題就知道了,手冊現在懷疑的是:三北防護林到底還在不在?還有多少?
也許會有人笑話我了,這麼大的一個工程,怎麼可能會出問題,那麼就讓手冊來為大家介紹一個被忽視了的問題。
這個調查是在13年進行的,從那年開始,三北防護林就出現了大批樹木死亡的跡象,而在調查後,手冊發現,三北防護林種植的很大部分是楊樹。
而楊樹的生命大概就30年、40年,以13年開始出現死亡算起,到現在可能很大部分楊樹林都已經死亡了。
當時的結論,現在的現狀:50萬畝防護林老化,風沙威脅京津
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張家口壩上地區,是塞北風沙南下的重要通道。而離北京最近的是張北縣,壩上地區正處北京的「上風上水」之地,是多年來為北京抵擋風沙的要地。
我國的風沙侵襲共有北、西、西北三個路徑,而在北部路徑中,風從蒙古南下經過渾善達克沙地形成風沙,然後通過張家口的張北地區直入北京。因此,張北防護林大面積的老化死亡,直接後果就是讓京津地區再度面臨春季沙塵的侵襲。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丁國棟:張北地區是京津風沙源的重要源區,這個地方建設好,可以說對於北部路徑的風沙防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據我們了解,張北縣林業局歷年都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相關的態勢,而改造防護林的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地方無力承擔巨大的更新改造費用。據了解,目前河北省和張家口市共同編制了《張家口市壩上地區楊樹成過熟林更新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擬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立項。該項目計劃對壩上50.7萬畝楊樹成過熟林更新改造。總投資5億5787萬元,其中申請國家投資44630萬元,地方配套11157萬元。目前還不知道能否得到通過,但顯然,衰敗的楊樹林等不了,京津地區正在惡化的環境也等不了。
手冊點評:文中寫的調查是關於張北防護林的,至於其它的區域呢?是不是也出現了大量楊樹林死亡呢?以張北高達1/3的楊樹比例來看,是不是三北防護林已經有1/3消失了呢?或者情況比這還要嚴重?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591921299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QQ群:45557625
如果你也認同,請花1秒鐘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
看完文章,請點「在看」支持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