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持續實施三北工程,河北易縣走上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之路,昔日山區變景區。
易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太行山區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境內70%為山地。2001年,易縣被列入三北防護林工程,確定為三北工程造林重點縣,先後爭取國家造林補助資金1.3億元,完成造林近百萬畝。
工程實施以來,全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0平方公裡,平均土壤侵蝕數由2000年的每平方公裡900噸降至2017年的每平方公裡500噸,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控制,流域下遊的糧田得到有效保護,區域內的土壤地力顯著提高。
易縣處於環京津都市圈,區位優越,近年生態旅遊快速發展。三北工程打下了生態基礎,又針對旅遊精準造林。按照西部建設防護林、中部建設經濟林、東部建設用材林的總體布局,易縣堅持造林跟著景點走、綠化圍繞旅遊轉,以狼牙山、清西陵等景點景區造林綠化為重點,建成旅遊景點30多個、特色採摘園200多個。
狼牙山綠色蔓延,紅色景點眾多。當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每年舉辦田園山花節、國際千人徒步大賽、京津冀滑雪邀請賽等活動。
「目前,狼牙山正在創建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紅色旅遊扶貧示範區,打造世界鄉村迪士尼樂園。這都得益於三北工程帶來的好生態。」狼牙山森林公園宣傳負責人李紅雨說。
同時,易縣把三北工程建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以磨盤柿、李子、核桃、板慄為主的經濟林,先後建成萬畝核桃基地、萬畝板慄基地、杏樹基地和柿樹基地。全縣經濟林總面積達到40萬畝,年果品產量2.8億公斤,果品銷售收入4.8億元,林果專業村超過100個。
位於易縣梁格莊鎮的綠澤農現代生態農業園區,涉及下黃蒿、塔窪等7個行政村,已成長為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截至2018年,園區種植林果1萬畝,發展生態養殖1000畝,帶動村民年收入由人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6000多元。
除了綠澤農園區,易縣還湧現出高村、西陵、狼牙山高科技林果示範園區等一批先進典型,為全縣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發展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2019年,易縣實現林業總產值7.3億元,比2000年提高近5億元。目前,易縣正積極引導林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撬動、吸納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造林綠化,以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孫閣
通訊員:侯昭強 張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