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一:為什麼冬天更容易骨折?
楊延良:其一是外在的環境因素,冬季很多地方天寒地凍,地面也常常變得更加堅硬,在冰雪天中更加容易讓人滑倒;其二是當進入寒冷的冬天,人穿的衣服會變厚,從而在行動上變得更加笨拙,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因此,冬天比其他季節更容易導致人滑倒,更容易骨折。其三是冬季大家的戶外活動減少,尤其是老年人,太陽照射時間變短,容易引起骨質疏鬆,更容易骨折。
話題二:骨折處癒合後,冬季為何會出現酸脹感?
楊延良:一般來講,冬季骨折的部位血液循環相對會差一點,一些病人骨折以後,基本上骨頭的癒合能夠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但是局部肌肉肌腱軟組織的恢復可能有一部分是瘢痕癒合,局部會有瘢痕黏連,所以天冷的情況下,會出現局部的酸脹不適。這時我們要做好預防,可以將受傷部位適當保暖,如果有比較明顯酸痛酸脹的症狀,局部可以給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進行緩解。
話題三:骨折與骨裂的區別。
楊延良:骨折是當骨骼的皮質骨或松質骨,由於外力的作用,或是病理改變,而造成連續性中斷。骨裂是骨折的其中一種類型,屬於一種沒有移位的骨折。發生骨折之後,拍X線片如果看到只有一條裂紋,叫裂紋骨折,可以用夾板外固定或者石膏外固定,等骨頭達到臨床癒合之後,可以拆除外固定,開始活動功能鍛鍊。
話題四:遇到老年人摔倒,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楊延良:第一步,首先判斷他受傷的程度,有沒有骨折,如果懷疑骨折了,不能立即將他攙扶起來,這時候最好打120 請醫護人員過來進行專業的處理,做局部的固定。如果立即攙扶起來,有時候會加重骨折,加重移位。
話題五:摔倒後如何判斷是否骨折?
楊延良: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如果骨折了,首先會有局部的腫脹和疼痛,還會有骨折特有的症狀,比如局部畸形,也就是局部發生變形,和正常的形狀不一樣。另外就是不能正常進行活動,功能受限了,這樣的話也有可能是骨折了。
話題六:骨折後,飲食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楊延良:骨折後的飲食護理有一定的講究,並非多喝骨頭湯、多補鈣這樣就益於疾病的恢復,不同的時間點,所進補的食物以及該忌口的食物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想骨折好的快,還需依靠不同時段的飲食調理。一般來說,骨折的早期,即一到兩周之內,飲食以清淡為主。因為骨折後病人活動量減少,消化功能差,如果早期補得營養過多,也是消化不了的。骨折中期,也就是兩到四周這個期間,可以增加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魚肉、羊肉,還有牛奶,另外多吃一些豆製品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那麼,在骨折的後期,可以適量增加能量更高一點的食物,比如骨頭湯、鯽魚湯、甲魚湯等等,這些對後期的恢復都有好處。
話題七:骨折的家庭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楊延良:骨折病人想要早點恢復健康的話,就要注意臥床護理、加強功能鍛鍊等家庭護理。早期的話,骨折病人需要臥床一段時間,在床上進行活動。下一階段,骨折病人在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扶拐,輔助做一定量的活動。兩三個月以後,就需要加強一些功能鍛鍊,這樣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這樣對肌肉恢復,促進骨折的癒合,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