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22:55分,磨思高速公路交巡警執勤點民警突然接到指揮中心電話報警稱:臭水往寧洱方向有輛麵包車故障走不了,車上有五名乘客出現頭暈眼花、嘔吐、全身無力症狀,需要民警幫助。接警後,民警趙秋冬帶上一名協警迅速駕車前往故障車地點進行緊急救援。
▼
視頻
事件經過
到達現場後民警了解到,乘坐車輛的是同一家人,由於吃了從山上撿回的馬屁泡(學名:馬勃)後發生中毒現象,於是駕車帶全家人前往寧洱縣人民醫院治療。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剛上高速沒走多久,車輛就出現故障,萬分著急下報警求助。
民警了解情況後,由於當時有一輛拖車路過,便立即叫拖車把故障車拖走,因人員較多,警車載不了那麼多群眾,往返會耽擱救助時間,民警隨即讓兩名中毒情況較輕的群眾乘坐拖車前往寧洱救治,將中毒情況更嚴重的兩位老人和一位婦女用警車送往醫院。
經過民警的努力,所有患者被及時送到醫院就醫。目前,全家人經過治療身體已無大礙。
科譜:
馬勃,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馬屁泡;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體型較大,鮮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則灰褐色而虛軟,外部有略有韌性的表皮,頂部出現小孔,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黃褐色。
食用馬勃中毒,並不是偶發事件,每年外省、省內、都有中毒報告。馬勃有可食用的,也有的容易被誤食中毒的,比如網硬皮馬勃就是有毒的,可導致嘔吐、腹瀉,大量食用可導致昏迷。
提示:普通百姓如何辨別有毒野生菌?
野生菌種類繁多,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我國有毒野生菌有400多種,雲南就有200多種。有些菌子乍看起來往往非常相似,但其實卻大不一樣,甚至一個是無毒可食用,一個卻是劇毒危及生命。辨別有毒野生菌牢記的「兩個金標準」:
第一金標準:頭上戴帽、腰間穿裙、腳上穿鞋,會有毒,不要吃!
第二金標準:自己不熟悉的蘑菇不要吃!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用菌!
最後再告訴大家非常管用的6招:
1、太幼小的菌子和黴變的菌子不要吃!菌子太小難識別,黴變的菌子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2、最好不要吃雜菌!雜菌不易識別,如果同時誤食幾種毒菌,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會更大,醫療救治也更困難。
3、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有人愛吃的見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會中毒,可能出現「小人國"幻覺。
4、吃菌子最好不飲酒!酒精可促進毒素吸收,也可能與菌子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毒素。
5、不要相信民間傳說!以色彩、有沒有汁液或斷面是否變色、是否生蛆或生蟲來判斷菌子是否有毒的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6、吃菌子中毒必須立即就醫!
來源:雲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秘境墨江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