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西安舉行甲午年萬人祭月大典】

2021-02-13 西安發布

點擊「西安發布」↑↑關注我喲!

今晚,在我市被評為中華最美賞月地之一的西安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將舉行甲午年萬人祭月大典。屆時,良辰、美景、古文化盛典系列活動,將把人們帶入一個古今輝映、美輪美奐的世界。

(圖片系資料僅供參考)

甲午年萬人祭月大典系列活動包括大型歌舞《嫦娥奔月》、童聲合唱《靜夜思》《明月幾時有》以及《將進酒》等書法表演。隨後,祭月儀式正式開始,內容包括上香祭月、湖面賞月、巨型月餅分吃、荷燈祈福等。

(圖片系資料僅供參考)

祭月是我國的古老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此風逐漸傳到民間,形成了一項傳統活動。到了唐朝,中秋祭月、賞月已經頗為盛行。

大唐芙蓉園前幾屆的「祭月大典」活動,都嚴格按照盛唐時期的祭月儀式進行,參加祭月的人員包括主祭、贊禮、執事、參祭人員等若干名。祭月活動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包括古典唯美的祭月舞蹈、著名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倉鼓樂」等。最後由主祭執刀將象徵著和諧團圓的月餅分切開,分送給在場的每一位嘉賓和群眾。

西安市教育局宣教處處長說,祭月大典,讓人們在大唐芙蓉園內,煙波浩渺的芙蓉湖畔,撫今追昔,神遊宇內,深切感受中秋華典的傳統韻味,感受華夏文明的魅力和風採。

西安郵電大學史學教授袁武振表示,祭拜月神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人文氣息、廣受歡迎的傳統活動,大唐芙蓉園通過豐富多彩、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弘揚傳統文化,並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內涵,無論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還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促進旅遊經濟,都具有積極意義。

另外,中秋期間,西安市民還可以到鐘樓博物館參觀以弘揚中秋文化為主題的「木色清香——中國手工糕餅印模雅集」。這次展覽是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和西安收藏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經典糕餅文化收藏展,展出時間預計2個月。共展出明清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月餅模子、年糕板、粿印110件(套)。

相關焦點

  • 庚子年仲秋益陽市首屆千人拜月祈福大典【回顧】
    ,益陽市攝影家協會、益陽小鬱竹藝、老乾藝術團、漢服歸來漢服體館、益翔服藝、 湖南諾藝雅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益陽市赫山區博藝常青樹幼兒園、益陽雅韻旗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湖南省武術協會益陽陳式太極拳分會、湖南緣來是你婚戀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策劃執行的庚子年益陽首屆千人仲秋拜月祈福大典在萬達廣場隆重上演
  • 【2020年網絡中國節·中秋】柚子配月餅,北海人中秋是這麼過的!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祭月發展至今,各地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祭月,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燃燈,猜燈謎等習俗。   柚子祭月柚子,用北海話說叫「凸樸」,在北海人的中秋習俗中,它是必不可少的。
  • 中秋烤肉,不得不說臺灣人民太會玩!
    對於華夏子民來說,中秋可是一年中很重大的節日,甚至可以說是一年中僅次於新年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過去,帝王會在秋分的時候,選擇祭月,但是隨著帝王階層的禮儀民俗化後,秋天祭月才移到了離秋分最接近的滿月——中秋。
  • 福建晉江「90後」少女著漢服行古禮祭月迎中秋(圖)
    當晚20時許,在「通贊」的主持下,乙未年中秋拜月儀式正式開始。14位「漢女」款款出場並分列站好,在主獻的帶領下向月亮鞠躬致禮。隨即,主獻在祭臺紅燭上點燃三柱香,拜後插在香爐中,並依次完成「奠爵」、「讀祝文」。最後,主獻帶領眾人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亦夢亦幻的唯美場景,再現了這一自古以來便屬於少女的祈福儀式。
  • 【網絡中國節• 中秋】圓圓中秋月,濃濃思鄉情!
    今天,農曆己亥豬年中秋節。在此祝您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幾千年來,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詩云,「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玉兔搗藥
  • 醉宜春 問道湖岡臺,與月亮姐姐中秋拜月!
    有人吃了團圓飯選擇宅在家裡,有人出門到處逛逛,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選擇了別樣的方式來歡度中秋! 宜春人過中秋的方式,全世界都知道了,我們登上過央視中秋晚會,創造過硒溫泉泡腳世界基尼斯紀錄。從2007年起至今,月亮文化節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今年的主題是「花好月圓,十全十美」。
  • 花好月圓·情滿半島,中秋來歷知多少
    春華秋實,月滿半島,中秋將至,中海·半島華府恭祝春城人民中秋快樂。
  • 漢碩er過中秋 | 文化月餅大放送
    廟會活動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會以廟會作為人群集合的形式。節日期間, 人們大多以戶外嬉戲遊樂和商業消費的形式歡度良宵。對宋人來說, 中秋成為世俗歡愉的節日。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中秋」條雲:「中秋節前, 諸店皆賣新酒, 重新結絡門面採樓花頭」, 「中秋夜, 貴家結飾臺榭, 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士人縱酒度節;市井貧民雖無富戶鋪張的財力, 可過節的願望十分強烈, 「解衣市酒, 勉強迎歡, 不肯虛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 主管治安的官員取消例行的宵禁, 夜市通宵營業, 「間裡兒童, 連宵嬉戲」, 玩月遊人, 達旦不絕。
  • 國慶和中秋雙節上線,日本不過節連月餅都不吃了?
    日本人過中秋節,最熱鬧的不是家庭,而是神社。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日本各大神社都會舉行賞月晚會,叫「祭月」。因地制宜的麥當勞會在中秋節前後開始售賣 「月見漢堡」,意思就是「中秋漢堡」?這個漢堡做的比較圓潤,類似滿月,再往裡面加上太陽蛋。
  • 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明日舉行
    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進行最後一次正式彩排全媒體記者:張峰 沈丹     5月9日下午,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進行了最後一次全程彩排,整個祭祀活動內容異彩紛呈。    根據彩排情況,指揮人員又分別對一些環節進行了再指導和再細化,確保丙申年比幹拜祖大典成功舉行。
  • 門戶網站重點關注瓊海特色祭孔大典
    2015年09月28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日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紀念日,南京夫子廟人們依古禮舉辦隆重的祭孔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孔子後裔、研究孔子文化的學者和南京市各界代表等數百人參加了祭孔大典。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全國各地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祭孔大典。2010年9月29日,北京孔廟,五十名北京學童在大成殿前唱誦《弟子規》和《三字經》。
  • 2019「臺勵福幸福年」中秋晚會成功舉行
    9月11日,2019臺勵福中秋晚會在青島膠州生產基地成功舉行。    本屆晚會圍繞「2019臺勵福幸福年」主題,在各種文藝表演基礎上還專門為本月生日員工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集體慶生儀式,大家一起慶生、許願、吃蛋糕,濃濃的幸福感流淌進了每一個臺勵福家人的心田。
  • 【頭條】涿鹿縣舉行祭祀唐堯虞舜大典
    搜鹿網訊 9月5日上午,涿鹿縣祭祀唐堯帝、虞舜帝大典在武家溝鎮溪源村歷山舜耕處隆重舉行。  隨後,王建國和張家口市著名學者曲辰、涿鹿縣民俗文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許茂生、歷山四頃地舜耕處守護者、涿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農耕文化傳承人、溪源村兩委委員王世忠分別向唐堯虞舜二帝神位敬獻鮮花並恭獻祭品,參加大典的嘉賓分批向唐堯虞舜二帝的神位敬香。許茂生和溪源村經濟文化建設顧問霍漢清分別宣讀《祭堯帝文》和《祭舜帝文》。
  • 慶中秋迎國慶:這些中秋英文科普,你知多少?
    月圓中秋,情暖國慶!今年國慶節,恰值三秋之半。天文專家表示:就二十一世紀而言,這樣罕見的「巧合」只有四次。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那對於中秋節的英文知識,你知道多少?邦邦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中秋佳節
    既然我是百科小達人,今天又迎來我們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下面讓我來給大家講一下中秋佳節的由來吧。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禮物。
  • 【外附小喇叭】第198期 中秋
    藏族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廣西侗族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夜臨,各山寨的蘆笙歌舞隊,踏著一路月光,行至臨近山寨,和那兒的寨民相聚賞月,賽歌賽舞,徹夜長歡。雲南德昂族雲南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 2019祭孔大典完整視頻來了
    祭孔大典正式開始,在典禮官的帶領下,穿過圓拱泮橋來到孔廟大成殿前,向孔子像供上聖香、貢品、花籃,禮膜朝拜。祭孔大典按照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及周禮的「立容、立聲」等儀式有序進行。伴隨著通贊「鼓初嚴、鼓再嚴、鼓三嚴」的高唱,初獻官、亞獻官、終獻官、分獻官等依次就位,依古代書院祭孔祀典行三獻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