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大家補充蛋白質和營養的重要來源。可是最近有傳言卻說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盈利,竟然製造假雞蛋,我們來看一則網傳的「人造假雞蛋」照片。
大家能分辨出圖片中哪個是真雞蛋哪個是假雞蛋嗎?為了探究人造假雞蛋的可能性,近日,廣州倍特生命科學基地做了一個「人造假雞蛋」的科普實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實驗方案
本次實驗我們將用實驗材料製造出一個假雞蛋來和真雞蛋進行對比。
要想做出假雞蛋,其實只需要準備好海藻酸鈉、澱粉、氯化鈣、食用色素等。
實驗步驟
步驟一:實驗員吳博士先用海藻酸鈉和澱粉在燒杯當中製造「蛋黃」和」蛋清」的基礎溶液。
步驟二:製作乳酸鈣溶液,用氯化鈣覆蓋形成「蛋黃外面的薄膜。
步驟三:為了使「蛋黃」更加逼真,添加食用色素模擬蛋黃誘人的色澤,將50g的海藻酸鈉溶液倒入新的燒杯,添加檸檬黃3滴,日落黃色素2滴,加入少量澱粉,增加粘稠度。
步驟四:製作蛋黃,用模具在氯化鈣溶液中攪拌一下取出,將「蛋黃溶液倒入模具」,放入氯化鈣溶液來回抖動,充分接觸,靜置2兩分鐘。
總結:這樣一隻假雞蛋就製作完成了,通過外觀觀察,可以發現真假雞蛋還是很相似的。
但其實假雞蛋一煮就露餡,假雞蛋會越變越黑,沒有任何雞蛋的味道,而真雞蛋已經可以吃了,這是否說明市場上會有假雞蛋呢?
實驗結論
答案是否定的!
雞蛋的結構和成分極其複雜,光是仿製無縫蛋殼已經是難上加難!
商家是逐利的,雞蛋內容物的成本價在4-5元,一枚完美的人造雞蛋的造價在7-8萬元,且無法量產,而市面上一顆蛋僅一元錢左右,所以人造雞蛋是不會存在的,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視頻由廣州倍特生命科學基地
吳盟
博士提供
文章:王輝
編輯:彭草
感謝您分享、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