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在市區部分路段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樹上總是「滴膠」,下起不明「黏雨」,導致路面黏鞋底,甚是難受。這種黏糊糊的液體究竟是什麼東西?滴在人身上是否會有傷害?記者採訪得知,樹上滴落的「黏雨」為蚜蟲分泌的蜜露,對人沒傷害。
蚜蟲是繁殖最快的昆蟲之一,俗稱膩蟲、蜜蟲,每年3月~5月、9~11月為繁殖高峰期。高溫和低溫均可抑制其繁殖,入冬後,蚜蟲將逐漸進入越冬期,危害將大大減少。
11月中上旬,我市天氣乾旱無雨,溫度偏高,導致蚜蟲異常迅猛,危害高發,市城管局園林中心加強病蟲害防治預測預報,積極組織人員對易發生蚜蟲危害路段的園林植物進行防治。
市園林中心採取化學防治與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式對蚜蟲進行綜合防治。採用人工灌根防治方式,將藥物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後,澆灌到園林植物樹穴四周,利用植物的蒸騰作用,讓其吸收藥物,達到防治效果;對市區人員、商鋪密集路段,採取錯時作業、夜間噴藥防治等方法進行集中防治;利用蚜蟲的趨黃性,在植物上懸掛黃色粘蟲板,將蚜蟲粘於黃色板上,並定期更換已粘滿蚜蟲的粘蟲板,減少蟲口密度。
市城管局園林中心將持續加強巡查力度,及時匯總分析蚜蟲危害發生情況和用藥效果,有針對性地調整防治方案,確保防治效果。
聲明:刊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