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一家名叫「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奇葩機構紅遍網絡!有媒體暗訪了該學校開設的全封閉「女德」班,培訓內容之雷人令人驚掉下巴:「三精成一毒,專傷不潔女」;「女子點外賣不用洗碗是不守婦道」;「男為天,女為地,女子就該在最底層」。有網友不無諷刺地說,這是活脫脫地在培養女奴啊!
關注「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微信公號之後,「感恩您關注遼寧省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微信平臺」的歡迎語就會立馬彈跳出來。該歡迎語稱,該校長期接受全國各地學員來校學習《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女德》等封閉班課程,食宿資料等全部免費。該歡迎語還稱,「從2010年到現在,幾十萬人因為來校學習和參加我校在各地舉辦的論壇而受益」。
中國婦女報在評論文章《「女德」班又來了,該如何剷除它的生存土壤》指出,諸如此類的所謂傳統文化培訓機構,雖然打的是免費公益的招牌,但背後都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那麼,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到底是純粹的公益慈善機構,還是打著公益的旗號進行商業運營呢?
根據啟信寶的數據,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校長康金勝除擔任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法人代表之外,還是另外五家單位的法人代表。這五家單位,有投資公司,有礦泉水公司,有文化產業公司,有基因生物公司,還有一家刺繡廠。需要指出的是,除撫順陶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外,其他四家機構均被當地工商機關吊銷了營業執照。
根據啟信寶的數據,撫順陶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元,由康金勝和王麗兩名自然人股東投資設立。而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的註冊資金只有3萬元,是撫順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是撫順市文聯。而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投資信息,在啟信寶系統顯示的是「未公開」。
登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名下有一個名叫「中華弟子規」的網站。該網站同樣發布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信息。之前,該網站曾發布信息,說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有一個名叫「壹生圓」的唐裝品牌。而有媒體曾報導稱,「校長康金勝帶領男義工在校園周邊墾地近百畝,而女學員製衣也有了自己的唐裝品牌」。
登陸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商標查詢系統查詢得知,「壹生圓」商標2016年3月提交的申請,類別屬於服裝類,可用於褲子、外套、上衣、裙子、連衣裙、裙褲、旗袍、披肩和圍巾,而該商標的申請人既不是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又不是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也不是撫順陶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而是康金勝個人。
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校長康金勝。
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名下「中華弟子規」網站今年五月曾發布過一個「招聘服裝設計師」的廣告,該廣告的落款單位又是康金勝擔任法人代表的撫順陶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企劃部。
我隨手搜了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之前發布的招生廣告,其中有一個常年招生的免費的「傳統文化幼兒班」,招收兩周歲半到六周歲的兒童學習《弟子規》《太上感應篇》或《女德》。雖然該廣告聲稱「本校屬公益辦學,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卻要求「父母至少一方長期陪同學習兼做義工」。
在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名下的「中華弟子規」網站,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招生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女德」班已經開辦到了第37期,「弟子規」班更是準備迎接第78期,而2018年「純公益親子冬令營」也已經開始報名了。
而從照片中看,寬闊的校園,整潔的宿舍,忙碌的義工,聚精會神的聽課學員,似乎一切都在表明,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是一所朝氣蓬勃的慈善公益愛心學校。真相到底是什麼?
(本文作者系女權時評圈評論員,著有《另一種美》,新浪微博@高富強。凡欲轉載本文者,均需符合作者版權說明的相關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