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柚餵:一直坐313放學回家,有老人和抱小孩的上來一定主動讓座,不然覺得老人小孩站旁邊也不舒服。希望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更多人。
燕子:說一千道一萬,公交車上沒有人給老年人讓座這是事實,有違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作為賀蘭人感覺很羞愧。
王芳:我遇到旁邊有老人小孩都會讓座,不是我不累,而是因為看到他們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奶奶和小孩,想到自己的家人如果坐在公交車上,一定也會有和我一樣想法的年輕人去給他們讓座的。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成為老年人的。
閒情:其實,一個人的行為就可能影響一個外地人對賀蘭人的看法。巧合也罷,碰巧也罷,都在一定程度上警示著大家,要注意文明乘車。所以,老人的信,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筱蝶:其實,我覺得我們是該體諒上下班和不舒服的人,讓座是一種道德體現不是一種義務,我有一次坐301暈車,特別難受就有一位阿姨給我讓座讓我休息一下,同時我也曾看到一位年齡至少60以上的老人站在一個坐著年齡不大的女生旁邊許久。我們拒絕「道德綁架」可同時我們確實應該提高這方面的宣傳教育,讓「假裝看不見」、「看見也不讓坐」的人逐漸減少。
夕陽紅:當我看到外地老人寫信給縣委,縣政府這封信,又看完留言的乘客的留言,賀蘭縣早些年就己經是全國文明縣城,同時對乘客來說讓座只能是一部分,這就表現出一個人素質,品德。也可能你讓座老人他還不坐,他們的品德比你高尚,你也有老的時候,到那時你又是一個什麼樣呢,從留言的人當中全講自已的利益,就沒有一點感受到你們老了乘車沒有讓坐。 賀蘭縣的精神文明的建設能不能通過外地老人的這封信做為新起點,在賀蘭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把各項事業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