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因疫情原因,不少地方實施防疫隔離措施,一些經營場所關門停業。瑞士洛桑一家酒吧因此變身臨時獻血中心,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生命活力。
公眾支持無償獻血到了這種地步,讓我們看看他們國家的獻血是什麼樣?
瑞士全境的血液供應由瑞士紅十字會輸血服務公司全權負責。該公司屬於公共事業機構,具有兩個主要活動領域,即血液供應和造血幹細胞供應。
在血液供應領域,Swiss Transfusion SRC下設13個區域性輸血服務以及60個輸血中心為各自區域的醫院提供服務,確保為瑞士的醫院提供血液。
瑞士造血幹細胞(SBSC)的核心職責是管理瑞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登記以及為國內外患者募集和分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在瑞士,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18至60歲的任何健康人都可以獻血。定期的獻血者可以繼續獻血直到75歲,前提是他們身體健康。
以全血為例,採血過程約為一個小時,包括6項步驟:
回答醫生問題以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行政登記以建立獻血者個人公開檔案;
檢查血紅蛋白旨在消除貧血所帶來的風險;
與護士交流以確定獻血能力;
抽血450毫升,持續約10分鐘;
休息片刻並進食補充能量。
兩次全血之間的間隔通常應為10到12周(通常,女性每年3次,男性每年4次)。
對於血小板採集來說,一般採集約500毫升;像血小板捐贈一樣,根據捐贈者的體重,血漿捐贈中最多可收集650毫升,血小板捐贈和血漿捐贈通常14天後可以再次捐贈。
瑞士始終堅持無償獻血制度,鼓勵民眾不為利益而獻血,以保障血液安全;同時還建立了「團結基金」,旨在幫助解決獻血和用血過程所出現的感染問題。
在瑞士,下雨天獻血,就是他們獨特的一種「獻血模式」。瑞士人在下雨天會放下所有事集體去獻血,據說這是作為防備未來不幸事件的一種保障。
圖片來源:網絡
當流動的獻血車到達某個社區,當地所有的居民都毫不猶豫地捐獻他們最寶貴的鮮血,即使回報的只是一杯咖啡和一塊蛋糕。同時,血站人員也特別注重營造人文關懷氛圍和高度評價獻血者「樂於助人」的精神。
圖片來源:網絡
據了解,該社區獻血者主要來自固定家庭,特別是未成年孩子跟隨父母獻血後也會在成年時效仿家長行為,大學生也是獻血主要力量之一。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獻血制度,獻血有愛,這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夠幫到別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