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飯糰們去小二的新家捧場~以下是中獎名單,恭喜中獎的飯糰們。我們的活動會維持很久,沒有拿到獎品的飯糰們不要灰心,關注後多評論、多轉發,你的那一份我們已經準備好啦~
*圖片可以點開放大查看
下載央視頻APP,關注CCTV《回家吃飯》,轉發視頻,並在視頻下方評論(前10條視頻),就有機會獲得禮品喲~
註:登錄央視頻時記得綁定手機,這樣小二才能找到你!
長按掃描二維碼 ↑ ↑ ↑
即可下載央視頻APP
關注CCTV《回家吃飯》
每天都會從評論中抽取5名幸運觀眾,送上太太樂的禮品(一包雞精,一包調味料,一瓶鮮雞汁)。評論、轉發次數越多,評論質量越高,獲獎機會越大,每天5份禮品,送完為止!
*5種菜譜式調味料,隨機選擇1種發貨
「五穀為養」,穀類不僅是國人的傳統主食,更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營養需要。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穀物中不僅含有澱粉、蛋白質、纖維素、脂肪、鈣、磷、維生素B、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更是提供人體主要能量的來源。
但日常最重要的主食——米飯,你真的知道怎麼吃更健康嗎?
很多人到超市買米,都是隨便買的。但好米,不僅要色澤好、口感好,更要營養好。
優質大米應該色澤清白,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米粒大小均勻、豐滿光滑,鮮少有碎米,無蟲,也無雜質。
如果大米透明度差,色澤微黃,甚至表面有黃色、灰褐色、綠色等,很可能是黴變大米,要慎買!還有些米粒表面會有一條或是多條裂紋,屬於爆腰米,營養價值也會有所降低。
優質大米有一股正常的清香味,不帶有其它異味。
如果聞著有異味,甚至黴變、酸臭味,屬於劣質大米,千萬不要被低價吸引。
大米硬度越強,預示著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高。一般新米比陳米更硬、更光滑。
陳米,色澤較暗,摸起來有澀感,黏性降低,也會失去原有的香味,甚至有蟲蝕粒和蟲屍。但如果表面的灰粉狀或白道溝紋過多,手一捻就碎了,甚至成粉狀了,有可能是很差的變質米。
這兩種大米看起來可能只有包裝上的差別,但時間久了,差距就明顯了。
散裝米,完全裸露在空氣中,加上偶爾會有些小孩子在「玩米」,或多或少都會沾染些細菌、灰塵。如果是一些小攤販的散裝米,一般很少會標註生產企業、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等,建議謹慎購買。
相比來說,袋裝米更為安全、健康。但不要貪圖便宜,一下子買很多袋,拆開後食用過久,也可能出現黴變等變質現象。建議根據日常食用量購買大小適宜的袋裝米,不要屯米。
煮飯,雖說淘米、下鍋、熟了開鍋就好,但貴在掌握細節。
現在市面上合格的大米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加工過的,一般不需要過度清潔。
建議在烹調前用冷水把米淘洗1-2次左右即可,切勿過度揉搓,以免營養物質流失過多,口感變差。
煮飯時,不僅要把控用水量,還得考慮水溫。
首先,用開水煮飯可以縮短煮飯時間,以減少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因長時間高溫加熱而有所流失。
其次,米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1.2左右,一般水量超出大米有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
米飯煮好後最好沒悶上10分鐘左右,更為鬆軟,吃起來口感更好,也更適宜腸胃不好的人群。
現在的米多屬於精加工,精米雖然口感更細膩柔軟,但營養物質流失的比較多,比如B族維生素,不妨加點粗糧。
不論是小米、燕麥、蕎麥,還是綠豆、黑豆等豆類,喜歡什麼就加點什麼,營養更均衡,因為每種粗糧的營養成分也是不一樣的。
只要粗糧的量把控在總飯量的2/3-1/3左右都是可以的,也可以更換粗糧種類。但大米一定要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