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走在廣東人的街頭
近期,中山市南區公安民警抓獲了兩名盜竊嫌疑人,在對他們進行尿檢後發現,兩者尿液結果皆呈現為嗎啡陽性。但讓民警不解的是,二人均堅決否認有過吸毒行為。之後的審訊過程中,兩人說出的一個線索,引起了辦案民警的注意。兩名嫌疑人同時聲稱,自己曾在沙溪鎮某一家涼茶鋪購買過涼茶飲用。民警覺得事有蹊蹺,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以消費者的身份,前往該涼茶鋪購買所謂的「特效」涼茶進行化驗,而初步檢測顯示涼茶呈嗎啡陽性。為了進一步核查涼茶的真實成分,民警又先後多次來到該涼茶鋪購買「特效」涼茶,且一併送至中山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化驗,檢測結果顯示:該涼茶鋪銷售的涼茶含有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多種有毒成分!9月26日,南區公安聯合了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查處位於沙溪鎮劉某經營的「劉家涼茶店」,在店內查獲6萬多包含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有毒成分的衝劑,並抓獲嫌疑人劉某。
據劉某供述:從2016年起,其通過淘寶購買大量來歷不明的涼茶藥粉摻雜在傳統「廣東涼茶」中銷售。劉某將購得的涼茶藥粉分裝成小包的「風溼消痛飲劑」和「強力散衝劑」,拿到其經營的2家涼茶店內,加入傳統的「廣東涼茶」一起銷售,從中非法獲利達90萬元。目前,劉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害有毒食品及生產銷售假藥,已被公安部門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太可惡了!
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顧群眾的健康
但是經過這次曝光之後
網友發現
原來涼茶加黑料已經不是個案
早就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潛規則!
今年廣州海珠警方偵破了一起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依法查處生產銷售含有違法添加藥品的涼茶鋪、藥店5間;抓獲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店鋪經營者封某、陳某、楊某等嫌疑人8名。這些涼茶鋪出售的涼茶中含有布洛芬、水楊酸等西藥,以使涼茶功效明顯,見效快,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定。案例二
涼茶店添加消炎藥被判刑
今年1月2日,經中山市第一市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自2015年11月開始,被告人鄭某興、鄭某穆在中山市坦洲鎮合夥經營「保草堂涼茶店」。
2018年年初,鄭某興向鄭某穆提議在保草堂銷售的涼茶中投放消炎藥以提高涼茶效果及經營效益,鄭某穆在保草堂熬製的「下火王」涼茶中投放消炎藥並進行銷售。上述涼茶中檢出對乙醯氨基酚成份,「對乙醯氨基酚」是醫學上的止痛藥,不同人群服用的劑量均有嚴格限定,若不慎過量使用,則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最終,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鄭某興、鄭某穆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據警方介紹,通常來說,普通涼茶和有毒涼茶很難從外觀上進行區別。
但是,如果買到的涼茶無論是從顏色還是味道上,都和平時常喝的不太一樣,那麼,就要提高警惕了。
如果感到可疑,可留下不少於50mL的涼茶,送到當地毒品檢測機構或公安刑事技術檢測部門進行成分分析。
同時到具有合法資質的正規店鋪購買;不要購買「三無」包裝涼茶。
看完之後
肯定好多街坊都不敢出去喝涼茶了
不過學我們阿嬌話齋:
素材 | 南方+ 廣東禁毒 微湛江 東莞吃喝玩樂 網絡,由花樣東莞綜合整理郵箱 | meizhijianlawy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