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元朝末年,陝西鳳陽縣有一個小孩,叫朱重八,也就是後來的朱元璋。
元末,自然災害頻發,土地兼併嚴重,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年,陝西鳳陽這塊旱魅橫行,赤地千裡,顆粒無收。草根、樹皮都被啃光了,百姓吃觀音土充飢,但這土吃下,又腹脹難捱。這鳳陽縣炊煙斷絕,餓殍遍地,幾乎易子相食。
年除夕,朱元璋家斷糧了。嚴格說,樹皮、草根也斷了。
大過年的,朱家上上下下七八口人,餓的橫七豎八的躺在各處。
朱元璋,自小雄才偉略,不是吃素的。
於是,主動起身,拖著軟塌塌的身子,決定去搞點吃的。
他朝著亮燈的人家,且有田地的人家就去了。去幹嘛,去偷點饅頭啥的吃。
誰知道,運氣不濟,一連摸了幾家「大戶」的門,其家中的都是冷鍋冷灶,廚房的鍋中空空如也。
朱元璋,非常失望,也非常惱火。
在摸到最後一家,仍然一無所獲之時,氣急敗壞,拼了命把人家一口大鐵鍋扒了下來,心下想到:搞不到吃的,偷口鍋,砸了賣鐵,買點糧吃,別餓死全家。
待到朱元璋抱著鍋悄悄往外溜之時,聽到了這家人的呻吟聲,階級之情,憐憫之心猶然而生,他嘆了口氣:唉,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誰家有糧啊。我偷了人家的鍋,豈非完全斷了人家生的指望?
於是,朱元璋又輕輕將鍋放回灶上,晃蕩著走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