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原號已陣亡,請關注新號。
RCA是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mpany of America)的簡稱,曾經是美國第一家電品牌,生產電視機、映像管、錄放映機、音響等產品。RCA於1969年在桃園設廠,1992年關廠外移。該廠是當時建立起來、於今獨居於臺灣經濟政策主導地位的外銷導向高科技電子產業的鼻祖之一。這個產業在當時的臺灣幾乎被等同於科技一詞。關廠之後,RCA桃園廠址成為臺灣第一個環保署指定的永久汙染廠址,地下水與土壤汙染歷經無數調查、評估、整治規劃,迄今未竟。在發覺自身群體大量患癌之後,1998年開始站出來組織、發聲的前RCA員工成為流行病學與職業醫學等學科得以研究的第一批以女性為主的大量受過含氯有機溶劑慢性暴露的群體。而RCA員工自救會在尋求集體正義的歷程中所必須挑戰的行政、司法、科學成規、揭開了豐富的社會肌理讓我們得以探索。
2015年4月17日,被稱為「臺版永不妥協」的RCA案一審宣判,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美國RCA公司賠償445名臺籍員工5.6億元新臺幣(約1.12億人民幣)。這起「臺灣史上最嚴重的汙染傷害事件」,導致243人患癌、61人病逝、141人生病(非癌症)。判決當天,已爭取了20餘年權益的受害者及家屬頭纏「工人永不妥協」布帶,手舉去世員工照片,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此案在此之後還相繼進行了二、三審,一直到現在。
RCA工人集體癌症案的當事人如今在臺灣境況如何?RCA員工自救會在尋求集體正義的歷程中又帶給了社會什麼啟示?
為此,激流網有幸邀請到了臺灣世新大學的陳信行老師來為大家分享RCA工人集體癌症案背後的故事。
主講人:
陳信行:現任教於臺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科學與技術研究(STS)與勞工研究,著作包括發表於《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的〈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市民社會與跨國階級政治〉等學術文章以及發表於「苦勞網」、《批判與再造》、《左翼》等處的評論與報導。
時間: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19:00
地點:QQ群
參加講座請長按二維碼添加激流中國微信號(註明:參加講座)
長按二維碼支持激流網
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拒絕沉默
在人人說假話的年代講真話
願成為有志青年共同的平臺
投稿郵箱:jiliuwa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