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熱點新聞,關注海口網
近日,市民張女士網上購買機票,不僅被騙機票錢,還耽誤自己的行程;市民劉先生網上購買手機,選擇貨到付款,拆開包裝才發現手機是模型機,卡槽居然是畫上去的,根本無法使用。現實中如此多的消費陷阱案例,大家在網購中應如何預防被騙呢?
18日,從上海市來海口市參加公務員面試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近日考完公務員考試後,便打算回上海市等通知。8月16日,在搜索網站上搜「機票」,彈出一個民航機票的網站,便點擊進入,發現機票的優惠幅度還挺大,就決定在這家網站上購買回上海的機票。
當天,張女士根據該網站的提示,選定好從海口飛上海的機票,填寫自己的名字、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等,然後手機就收到了一條手機簡訊,聲稱她已經成功預定了機票,可以通過提示來支付機票費用。隨後,張女士通過支付寶支付了805元的機票費用,可沒過多久,她接到一個很是意外的電話。
張女士回憶,支付機票費用不久,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打來,聲稱是民航機票網站的人員,告知她身份證的信息有誤,需要重新填寫信息。
「我當時填寫身份證號是認真核對過的,不可能有誤,但網站上顯示身份證號確實有誤,這很可能是一個網購陷阱。」張女士表示,「網站都不需要註冊,直接用手機登錄,感覺不是太正規。」
當天,張女士前往海口市鐵橋派出所報警,民警受理此案件,並轉交給網警部門。後經網警查實,網站在江蘇,網購的交易地是在杭州,網站電話在北京,此事還在進一步調查。
消費者劉生輝網購的手機,卡槽居然是畫的,無法使用。
已經30多歲的劉生輝,從湖南老家到海口做貨車司機已經多年,因工作需要,他一直想購買一臺新手機。
劉生輝回憶,8月11日中午,他在休息的時候玩手機,用搜索網站搜「魅族MX5」,看到一個網站銷售該手機,而且價格還算便宜,就馬上點擊進去。根據網站的提示,選定好手機型號後,顯示價格是1999元,並確定是貨到付款。
8月16日下午,快遞員將劉生輝在網上購買的手機送到他所在的公司,在用支付寶支付1999元後,快遞員將手機盒給他。「當時太陽太曬了,便拿著手機回宿舍拆封。」劉生輝說。
拆封手機盒的過程中,劉生輝發現手機外形是新機,但卻發現這個手機很奇怪,怎麼沒有卡槽的呢?後來經過尋找,才發現手機卡槽居然是畫上去的,根本就打不開。
此時,劉生輝才幡然醒悟,自己網購手機上當受騙了。馬上撥打網站上客服電話,卻被告知拆封要自己負責,網站一概不管,他還收到網站發來的「警告」手機簡訊。
當天下午,劉生輝到附近的西秀派出所報案,但被民警告知案發地點不在其轄區,所以無法立案調查。
本報在此提醒:如果大家在網購中看到網站沒有「紅盾」標識,很可能是「釣魚」網站,要謹慎消費。另外,大家在選擇付款方式的時候,最好選擇第三方支付進行交易。
來源:南國都市報
編輯:彭豔
長按以下圖片直接識別二維碼,即可下載安裝「無線海口」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