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寶雞一八歲半孩子用母親手機玩遊戲,2天花費近7000元

2021-02-15 寶雞早8點

短短兩天時間,帳單裡長達31項的流水出帳單,讓市民高女士看傻了眼。近7000元的辛苦錢,全被轉入到一家遊戲公司的帳戶內。

7月19日,家住陳倉區的高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今年5月初八歲半的女兒用手機玩遊戲,充值購買遊戲道具,花了近7000元。

「當初孩子拿著我的手機玩遊戲,我也不知道玩遊戲要花錢,因為我的銀行卡和微信也都沒有錢,誰知道孩子居然用花唄支付31筆花了近7000元,直到6月對帳單出來我們才發現,孩子說當初也不知道那是需要花錢的。」高女士說, 5月4日和5日短短兩天花了近7000元,她們家的生活不富裕,靠打掃衛生,每個月也只有1300元收入。詢問孩子花錢都幹了什麼,孩子也說不明白,身邊會玩遊戲的朋友告訴她們,原來孩子是玩的一款「戀與練習生」的遊戲,孩子給遊戲中的女主角付費購買了衣服裝備等道具。

之後高女士與遊戲公司聯繫希望退款,對方公司表示遊戲帳號已經實名認證成年人身份信息,無法退款。

高女士向記者發來了當初要求對方退款時的和客服的對話截圖。記者看到,對話截圖中該遊戲公司客服先是讓高女士提供監護人姓名,電話,被其監護人姓名以及涉及到的遊戲登陸帳號,隨後表示:「根據您提供的材料核實,您的這個帳號已經進行實名認證成年人身份信息了,這種情況我們無法進行此類退款申請的。」

律師提醒:家長面臨舉證困難的問題

陝西炎城律師事務所律師魏延軍認為,雖然遊戲道具確實是未成年人消費,但家長往往面臨舉證困難的問題,因為電子產品內捆綁的帳號都是家長的。從遊戲軟體公司的角度來說,無法判定是未成年人所為還是家長消費後反悔,因而拒絕退款。

針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問題,魏延軍認為企業要加強自律行為。要嚴格執行實名認證規定,應當有效啟動遊戲防沉迷系統、支付限制等保護機制。

同時家長要履行監護責任,儘量不讓孩子觸碰網路遊戲,或者合理規劃其玩網路遊戲的時間。可以在支付過程中採用指紋或面部識別等安全級別較高的驗證方式,並關閉支付工具的小額免密支付功能,減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出現消費糾紛後,家長維權時要認真保留好證據,包括帳戶消費明細、家長與未成年人的溝通記錄、充值時家長不在場證據、與遊戲客服的聊天內容、交易記錄支付憑證等重要信息,發生消費糾紛時用以維權。

來源:華商報記者 李琳

-END-

相關焦點

  • 哈市男孩用媽媽手機玩遊戲7天花了近1.8萬元
    看到這個標題小編也是驚呆了近日,冰城市民齊女士11歲的兒子在用她的蘋果手機玩遊戲「部落衝突」時,通過支付寶刷走了齊女士信用卡中的近
  • 呼和浩特一13歲孩子用媽媽手機玩遊戲被「調包」微信號,被騙近3萬元!
    課聽沒聽進去,有沒有偷懶,有沒有用手機幹一些不該幹的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呼和浩特一13歲孩子用媽媽手機玩遊戲被誘導調包微信號 被騙近三萬元!幾天前,玉泉區一名13歲孩子玩手機遊戲時,被陌生人通過QQ號以贈送遊戲人物皮膚為由進行誘導後,以調包其微信號的方式騙走了近三萬元。所幸警方及時介入,錢款全部追回。為了表達對劉金龍、劉逸然二位民警的感謝,4月14日下午,受害人白女士將一面趕製好的錦旗送到了玉泉區公安分局刑警二中隊。「媽媽,你的微信好友還有我們班裡的微信群都不見了!」
  • 玩王者榮耀 商洛12歲男孩用母親信用卡充值2萬餘元
    五一假期,劉女士把手機給孩子讓他「放鬆」一下,沒想到月底收到了2萬餘元的信用卡帳單,全部用於王者榮耀遊戲充值。
  • 海口3歲娃玩手機遊戲 一分鐘內被扣話費95元!
    近日,海口的梁女士用手機下載了一款遊戲,給3歲的兒子小偉玩。
  • 「射擊遊戲好玩!」13歲男孩趁媽媽上班和睡覺時玩遊戲,一個月充值近2萬元
    今年3月份,儋州的黎女士發現13歲的兒子小發有些異常,經常中午不吃飯,不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而黎女士在一個凌晨的偶然發現,讓事情水落石出。原來,她的兒子迷上了遊戲,甚至深更半夜都不睡覺,偷偷在玩。當天,黎女士就教育了兒子。本以為事情就此打止,哪想幾天後,也就是3月25號這天,黎女士發現存在銀行卡裡的兩萬塊錢沒了。
  • 西安13歲娃玩遊戲充值一萬三,求退款被拒,因為已退過一次......
    這一項幾百元、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種案例真的太多太多了這不最近西安藍田縣的劉師傅也沒防住家裡的孩子.小劉今年13歲,是一名初一的學生,母親務農,父親常年在外打工。除了上學,小劉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手機遊戲,一玩起來真的能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這一次玩手遊, 他可給家裡闖了個不小的禍。
  • 9歲孩子10天「玩」掉35000元
    周女士趕緊查詢支付寶帳單,這才發現,3.5萬元全都是自己9歲的兒子玩手機遊戲花掉的,一個是買的點券,一個是買的鑽石。 周女士說,看到帳戶明細以後,她便回憶起兒子那些天,每天抱著自己的手機玩遊戲的場景。如此大額的支付,竟然被一個九歲孩子這麼簡單地就完成了,聯繫了兩個遊戲的客服,都是表示周女士無法證明是他兒子玩的遊戲,所以不能退款。
  • 【遊戲害人】凱裡一9歲熊孩子用手機購買遊戲裝備,一天竟花了媽媽的4700元左右
    「和平精英」,為購買遊戲裝備,一天之內花掉4700元左右,這筆錢原本是楊女士用來還信用卡的,但現已造成逾期。楊女士隨後聯繫該遊戲平臺客服,希望能追回這筆錢,但未得到回覆。「我家有兩個小孩,還有個4歲的小兒子,家裡的老人也跟著我們住,我母親老年痴呆,父親腦梗,帶孩子根本幫不了我們,全家就靠我老公一人跑出租養活,這4千元對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楊女士介紹,玩手遊的9歲兒子現讀小學三年級,去年為了滿足兒子有時線上學習(給老師發學習視頻等)的需要,給他買了一部便宜的手機。
  • 警惕陷阱!兒童玩手機遊戲誤點廣告被扣話費
  • 10歲女孩拿爸爸手機玩遊戲,7個網友輪番騙她!結果……
    東陽一名10歲女孩,拿著爸爸的手機玩遊戲,誰知道她掉進了網絡騙子的窩,短短一個小時不到,7名騙子先後登場,誘騙她按照指定操作,騙走了8176元。
  • 濟源一小學生用父母手機買遊戲「皮膚」被騙上萬元
    2、邵原北寨翟某被冒充淘寶售後客服以退款為由詐騙。8月3日,北海辦事處12歲的原某在家玩手機刷抖音時,看到一個男主播在直播「和平精英」免費換皮膚,就加入了備註的QQ粉絲群。進群後對方讓原某添加一個管理員,說需要交一筆340元的費用,領取後會把錢返還。原某用母親的手機給管理員轉了過去。
  • 6歲男童玩奶奶手機,下單近200箱方便麵,到貨後全家人懵了
    經由查詢訂單信息,張先生發現這一些方便麵是通過一個社區購物小程序下單的,這一個買菜的小程序平日唯有自己的母親會用,他猜想應該是自己6歲的兒子做得。果然,經過詢問發現,這個6歲的男童在幾天前玩奶奶手機時,竟陰差陽錯地下單了近200箱方便麵。
  • 【人物】英母親痴迷仿真娃娃花費近20萬 反忽視親生女
    圖為克麗和她的7個仿真娃娃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鏡報》9月25日報導,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英國一位33歲單身母親卻把精力都放在了她收集的仿真娃娃身上
  • 母親玩手機,玩掉了孩子的生命!轉給所有沉迷手機的家長!
    年輕父母帶孩子玩手機時釀慘劇這樣的後果豈止是讓人心痛然而這卻不是個例南方都市報:90後媽媽床上玩手機 1歲女嬰衛生間溺亡>2014年9月24日,在深圳寶安石巖,年輕媽媽黃小姐躺在床上玩手機,1歲零兩個月的女兒偷偷跑到衛生間內玩水,不小心一頭栽進水桶內溺亡。
  • 柳州男孩用媽媽手機上網課,這波操作刷掉父親上萬元救命錢!
    民警看到,在這兩個月時間內,每天都有幾條消費記錄,最少的5元,最多有5、6百元。民警問粟某,手機是否是自己用,粟某表示手機是她使用,但基本不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手機從沒收到過轉帳簡訊和驗證碼,密碼也沒有告訴過任何人。據粟某講述,過年後,她丈夫生病住院,花了很多錢。
  • 騙子「手把手」教七歲女童轉走母親卡內72000元
    放寒假了,孩子們都宅在家,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騙子盯上了。1月21日晚上11點,長沙七歲女童甜甜(化名)在玩媽媽的手機時,被人以免費領取遊戲皮膚為由,騙取了手機支付寶帳戶中的七萬餘元。發現這一情況後,甜甜的母親王女士立即報了警。
  • 熱血傳奇:花費近1000元人民幣,掛機一個月,到底圖了個什麼?
    看著他那神獸幾下就把扣子的骷髏放倒在地,很清楚的意識到這個區沒辦法再這樣玩下去了。我們也變成了機器人。即然脫機腳本不屬於外掛,那麼就先掛到35級把技能學全了再說吧。于是之後的近一個月,在超過700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以一個機器人的姿態存在於傳奇。
  • 可怕|用正在充電手機玩遊戲發生爆炸,南寧 8 歲男孩手被炸爛
    用正在充電的手機玩遊戲萬萬沒想到突然一聲爆炸小明(化名
  • 海寧一粗心媽媽將手機交給孩子玩遊戲,結果……
    孩子想用家長的手機玩會兒遊戲家長給還是不給?
  • 【以案說法】少年用舅舅手機玩遊戲充值兩萬餘元,家長要求退款被拒...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出現了不少未成年人學生上網課期間玩手機遊戲充值的情況,引發了許多民事糾紛。疫情期間,人們都居家隔離,學生也在家上網課。十二歲的武某趁著用舅舅溫某的手機在家上網課的時間,玩起了廣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網絡手遊,併購買該遊戲公司的「T豆」34筆,共計人民幣支付兩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