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隻身來美留學,不少人都會懷念家鄉菜色的味道。有留學生抓準機遇,利用微信做起了熟食外賣生意,以賺取生活費用。
(網絡配圖,與本文主人公無關)
21 歲來自上海的留學生Jojo表示,自己在微信經營自家熟食外送生意已有4個月,主要的客源為聖塔莫尼卡社區學院(SMC)及洛加大(UCLA)學生的生意。她表示,不少朋友在品嘗過好的菜式後都讚不絕口,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將興趣發展為職業。
她透露,生意的利潤十分可觀,不但可以每月為她支付房租和車貸,甚至連生活費也能夠一起解決。她表示,生意最繁忙的時間為宵夜時段,她會定期在微信群內張貼當日菜單,收集到足夠的訂單後便會烹飪食物,再立即外送到客人家中。
她表示,在開張初期曾遇過份量不足和口味參差的問題,但經過多次改良配方後,已成功慢慢擁有一批固定熟客。
但專家和律師表示,在美國售賣自家熟食食品不但違反食品安全條例,而且更涉及身份籤證及報稅問題,可被視為非法行為。
被問到有關食品牌照問題,Jojo坦言自己從未申請任何有關牌照。她表示,自己在留意到聖蓋博地區在早前頻頻傳出餐館衛生問題情況,但強調自家廚房遠比其他食肆的廚房清潔,亦從未有客人進食後感不適的情況。
以加州為例,加州在2013年通過了AB1616「家庭自製食品法案」,解除家庭廚房食品出售的相關限制,並加強家庭自製食品的衛生和標示規定。根據法案內容,食品業者需透過洛縣衛生局檢查家庭廚房,並拍照、採樣及收集其他相關證據,以確保廚房衛生達標,方可取得私人營業執照Class A或第3方銷售執照Class B。
但這項法案只限家庭出售免於冷藏及不易滋生細菌的食品,包括麵包、乾果、薯片和爆米花等,並不適用內含肉類或奶類等易腐壞食品。美國中餐協會會長李宇澄表示,加州的食品業受洛縣衛生局的嚴密監管,強調食品業者必須為食品安全承擔責任,以保護公眾健康。
他指出,若食客進食賣家的食品後感不適,食客有權向衛生局投訴事件,而賣家有責任負起全責,為客人作出賠償。他表示,不少留學生可能曾在國內出售自家食品,到美國後因不懂法律,誤以為賺取小財無傷大雅,不成想其實是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同時,移民律師表示,熟食外賣事件中還涉及學生身份籤證及報稅問題。她表示,留學生在微信上售賣熟食外賣的行為可被視為一門生意,而任何生意亦需向政府繳交銷售稅金。根據法律,持有F-1籤證的學生只能在學校範圍工作,或最得OPT身份後在公司上班。她表示若熟食賣家並未符合以上2個條件,將無法獲得W-2報稅報,因此生意或被視為違法行為。
更多關於留美法律相關問題,點擊閱讀原文
/資訊整理自溫哥華天空新聞/
——睿 騰 教 育——
美國轉學專家,幫助每位客戶華麗轉身實現名校夢。
每年數百位大一、大二學生選擇睿騰,其中30%轉入康奈爾、伯克利、UCLA、USC、NYU等名校;90%升入美國TOP50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