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通過為水泥和混凝土行業制定碳中和路線圖,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1-02-24 中國建材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

波特蘭水泥協會(PCA)是代表美國水泥製造商的主要協會,於2020年末宣布了一項全行業的目標,即減少碳排放,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隨著PCA成員繼續降低其業務和產品的碳強度,PCA將在2021年底前制定路線圖,以助力其成員公司在2050年前實現跨具體價值鏈的碳中和。

美國各地的工業、環保組織和地方政府正越來越多地致力於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這一路線圖將水泥和混凝土行業定位為建築行業的領導者,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更清潔、更綠色的基礎設施。

波特蘭水泥協會主席、大陸水泥公司總裁湯姆·貝克說:「作為地球上使用量第二大的材料和我國經濟的基石,我們了解水泥和混凝土在我國未來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們致力於在全行業範圍內實現碳中和。我們期待著與整個建築環境的利益相關者、政策制定者和環保組織積極合作,實現這一的目標。」混凝土經久耐用,經得起自然和人為災害的考驗,有較強抗災能力。通過繼續減少排放和爭取碳中和,水泥製造商正在擴大混凝土的積極影響。

波特蘭水泥協會(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負責可持續發展的副總裁裡克•博漢(Rick Bohan)說:「幾十年來,水泥製造商一直在努力積極解決其環境問題。制定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進一步表明,我們的行業致力於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並助力解決這一全球問題。」

混凝土對於建設可持續未來至關重要,PCA的路線圖加速了北美地區整個行業的協調。路線圖將確定如何減排以實現碳中和,例如開發先進技術以減少能源消耗,以及制定和採用法規允許範圍內的新技術。

波特蘭水泥協會主席兼執行長邁克·愛爾蘭(Mike Ireland)說:「水泥和混凝土在建設有有抗災能力的社區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通過抵禦自然和人為災害的構架,讓人們能夠過上安全、生產和健康的生活。我們的成員致力於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產品,同時減少排放,實現行業的環保目標。」

水泥生產商擁有強大的創新文化,並不斷尋求更具創新性和效率的方法來生產北美地區所需的高質量水泥,用於家庭、公路、醫院和提供安全飲用水的基礎設施。自1990年以來,該行業已將能源消耗降低了35%,排放強度降低了11%,行業主導的改進措施已經促進替代燃料的使用,如原本要進入垃圾填埋場工業副產品等。



文章來源:波特蘭水泥協會(PCA)。成立於1916年,是為美國水泥製造商服務的首要政策、研究、教育和市場情報機構。PCA成員佔美國水泥生產能力的90%以上,在所有50個州都有設施。該協會促進建築各方面的安全、可持續性和創新,促進水泥生產和銷售的持續改進,並普遍促進經濟增長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投資。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www.cement.org。


相關焦點

  • 鎢鉬時事|氧化鎢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 氣候變暖是當今全世界人類最關心的氣候問題,而氣候變暖的核心就是人類活動提升導致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 亞泥正以獨特方式詮釋水泥行業綠色發展的時代意義
    以江西、四川、武漢為三大生產基地,以水運貫穿長江上中下遊的亞東水泥,深耕我國華中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產銷體系。在綠色環保方面,亞東水泥積極履行環保責任,持續加大環保投入,正以獨特的方式詮釋水泥建材行業綠色發展的意義,向行業提交一份綠色轉型的範本答卷。近日,中國水泥網採訪到了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副執行長兼技術總監張振崑。詳細了解了亞泥在循環經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發展成果。
  • 執意取消32.5水泥!聽聽混凝土行業怎麼說
    特別是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高性能水泥、低碳水泥被提出和熱炒,但是行業卻逐漸背離了初衷。水泥性能無法滿足混凝土實際的情況長期存在。同樣符合國家水泥標準要求的水泥在配置混凝土時性能差異很大。混凝土核心材料是水泥,水泥的發展應適應混凝土技術的發展,水泥的技術進步應和混凝土的技術進步協調發展。
  • 曾勁:綠色環保水泥建材仍是金隅集團「十四五」發展的核心主業
    「十四五」期間,金隅集團會進一步堅持主業發展,以水泥為代表的新型綠色環保建材、房地產開發及經營服務仍然是金隅集團「十四五」發展的核心主業。「十四五」期間,金隅集團要堅持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發展相結合,通過創新發展推動內涵式發展,並將創新發展融入整合發展、契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
  • 宜業尚品 造福人類 | 張安平:臺泥承諾2030年噸水泥排碳量降至585公斤
    臺泥集團董事長兼總執行長 張安平對於「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行業發展新目標,我相信每一個臺泥人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 法國郵政計劃實現「零排放」 推動可持續發展
    10月30日消息,法國郵政集團及其子公司DPD集團正在尋求可持續發展,對此,法國郵政計劃實現郵政產品和服務以及電動投遞車隊的溫室氣體「零排放」,
  • 綠色60指數轟動全國,「碳中和」進展城市排名如何?
    而為達成這一重要目標,城市將成為碳減排的重要「戰場」。為更好促進中國城市高質量完成碳減排目標,人大重陽特別啟動「綠色60」研究計劃,通過採集公開數據,以依據國際綜合發展評價的機理,設計「六維一體」的碳減排效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各個城市實現碳減排效果不同基準的差距、碳達成率,編寫了《「碳中和」中國城市進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前瞻2060:可持續發展在中國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保障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保護好環境效益,力爭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會議】科行環保參加第七屆中國水泥協會環資會年會
    中國水泥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王鬱濤,政策研究室主任、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範永斌分別主持了此次會議的年會和論壇。江蘇科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行環保」)建材環保事業部總經理尹海濱等應邀參加。
  • 二氧化碳制化學品:「一舉兩得」實現「碳中和」
    ,2019年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煤炭行業如何達成「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是行業發展的重大挑戰。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不是禁止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一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邊促進二氧化碳吸收,用吸收量抵消排放量
  • 【失控】這樣漲下去 混凝土與水泥究竟是「相愛」還是「相殺」
    今年9月以來,水泥價格一路上漲,一些地區如河南、湖北、山東、陝西、江西、西藏等地漲幅之大,調速之快,大大超過了行業內外的預期,基本上除了東北地區
  • 大唐碳資產:把握碳權,做碳中和先行者
    自2015年大唐碳資產為濟豐包裝(上海)提供中國包裝行業的第一單CCER碳中和項目以來,已連續多年為其旗下21家工廠所產生的碳排放提供碳中和服務。2015年,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與上海濟豐包裝紙業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 【錯峰】湖南經信委召開全省水泥行業錯峰生產與減排工作會議
    為推動水泥行業有序健康發展與錯峰生產順利開展,確保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11月10日,湖南經信委聯合省環保廳召開了全省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和減排工作會議
  • 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
    2、養護方法及內容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做好預防性、經常性養護,通過經常性的巡查,清除路面障礙物,及早發現病害,查清原因,採取適當維修措施,使路面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況。定期清掃路面泥土和汙物,不同類型路面連接處及平交道口應勤加清掃,清掃後的垃圾應頂點清運。及時清除路面上因交通事故等原因遺留的汙物。保持路面板接縫完好:表面平順。
  • 股票追蹤:華新水泥(3-13)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始創於1907年,被譽為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是為中國建材行業第一家A、B股上市公司;1999年,與瑞士Holcim集團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於推進中國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 臺泥、亞泥:將獲利於大陸水泥持續減產
    對此,國內西進水泥廠臺泥、亞泥認為,在供給持續受控下,當地水泥、平板玻璃價格將呈「易漲難跌」趨勢,2018年營運可望延續去年榮景。 2017年,在錯峰生產、嚴稽環保、淘汰低效能工廠的政策激勵下,大陸水泥價格已漲到近12年新高。
  •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板厚度定多少合適?
    水泥板的厚度要根據路線設計基準期內標準軸載累計作用的次數,綜合考慮基層和水泥混凝土彎拉強性模量等諸多因素進行計算。
  • 碳中和2060:綠色轉型未來可期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將長期目標設為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並逐步實現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即碳中和目標。
  • 碳中和2060:綠色轉型未來可期 | 社會科學報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將長期目標設為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並逐步實現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即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