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加快,水泥行業從協同處置、超低排放、節能減排等多方面展開綠色升級,如今正在一步一步蛻變成符合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工業。
以江西、四川、武漢為三大生產基地,以水運貫穿長江上中下遊的亞東水泥,深耕我國華中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產銷體系。在綠色環保方面,亞東水泥積極履行環保責任,持續加大環保投入,正以獨特的方式詮釋水泥建材行業綠色發展的意義,向行業提交一份綠色轉型的範本答卷。近日,中國水泥網採訪到了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副執行長兼技術總監張振崑。詳細了解了亞泥在循環經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張振崑說:「歐洲水泥廠替代燃料比例高達80-100%,大多數水泥廠全部使用替代燃料,不使用煤炭,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未來這將是水泥企業環保發展的一個大趨勢」。近兩年,亞東水泥也在積極發展替代燃料,且成效顯著。中國水泥網在與張振崑交流中了解到,亞東水泥與政府籤訂了合約,有償回收市裡所有的建築垃圾如混凝土塊、石頭、磚塊和一些廢棄輪胎等。然後將這些廢棄物運到水泥廠分成兩種:可燃作為替代燃料,不可燃的單獨粉磨做替代摻配料。「混凝土塊、磚塊等加上石灰石,可將其磨成摻配料粉,再摻到水泥磨那邊,這樣的話一噸成本60-70元,加到水泥裡面就可以賣到400元/噸,效益非常高。」張振崑直言道。張振崑表示,政府在環保管控方面會日益嚴格,尤其是今年《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後,環保形勢格局明顯,爭取評為A級企業是亞東水泥當前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亞東水泥在武漢、成都的生產基地都離市區較近,率先實現這兩個廠的綠色升級是亞泥中國當前重要的工作。」張振崑稱,目前上述兩個廠只評到B級,接下來需要在超低排放方面加大投資改造。他指出,當前整個行業粉塵治理已沒有太大問題,主要還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改造。尤其是成都、武漢水泥行業達到A級企業需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標準達到50mg/m³、30mg/m³以下,指標之嚴需亞東水泥持續加碼。
據張振崑介紹,水泥行業脫硫有很多種方式,用高溫熱生料來進行脫硫由於沒有成本且不影響生料配料的穩定性,故而可以被看作是目前較好的脫硫方式。脫硝方面,當前亞東水泥廠的脫硝採用的都是煤粉脫硝,這種方式可以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在300mg/m³以下,再加上SNCR噴氨水,使氮氧化物排放穩定在250mg/m³左右。接下來,武漢、成都兩個都市的水泥廠將優先上線「中溫中塵+SCR」脫硝項目,屆時氮氧化物排放可降到30mg/m³以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泥行業已成為推進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在接下來的發展中,亞泥也會同全行業一起以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為發展目標,助推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張振崑表示。
在此背景下,中國水泥網將於2020年12月15-16日在江西南昌舉辦「2020第八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會議以「穩產提效 綠色發展」為主題,誠邀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水泥生產企業和供應商等,深度探討水泥行業節能環保新途徑,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會後將組織參觀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