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跳棋)
關於西洋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製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鬥;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鬥便結束;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棋子裡面比王還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於指揮,使兵深入敵壘,走到對方的底格時,兵就可以變成最強的棋子。這就是第一盤象棋的產生,並很快就傳播開了。它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西洋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棋盤遊戲在北美地區稱為西洋棋,在歐洲地區稱為跳棋,是已知最古老的遊戲之一。最古老的棋盤遊戲是今天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烏城出土的,研究人員通過碳同位素檢測,發現這是公元前3000年的物品。
在公元前1400的古埃及也有類似的遊戲,被稱為「中東跳棋」採用5x5的棋盤。1100年,一位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法國人對該遊戲進行了改良,使之能夠在棋盤上進行,將對戰雙方可用的棋子增加到12枚,並且將這種遊戲稱為「女性的遊戲」因為當時的人們這是一種女性社交遊戲。
今天,電腦已經能夠打敗人類最優秀的棋手,而西洋棋仍像過往那樣受歡迎。它能對人的邏輯與思維能力提供良好的訓練。
棋盤遊戲是一種適合兩人對戰的遊戲,每一位選手都有12枚棋子,這些棋子被擺在棋盤的黑色方格裡。而在國際跳棋遊戲裡,選手們可以擁有20枚棋子,在10x10的棋盤上進行對戰。遊戲的目標就是「消滅」對方的每一個棋子或讓對方的棋子處於一種無法做出「有效移動」的狀態。
一開始,棋子只能斜著向前移動。主要有兩種移動方式,一種是吃子,一種則是走子。走子就是簡單地沿著對角從一個方格進入鄰近的方格。吃子則是只有一方能夠「跳」過對方的棋子時才行。當然,也是要對角吃,而且只有在棋子後方是空位的時候才行。當一枚棋子到達對手一邊的棋盤最後一排(這就是所謂的「將」位)時,它就成為「王」。「王」這枚棋子有一定的特權,可以後退,也可以沿著兩個方向來回移動(在連續跳棋的時候)
通常來說,把對手的棋子全吃掉才算贏;但有時,當對方無法再做出任何移動時,你也算贏。
中國跳棋可以追溯到1892年,是一種競賽型棋盤遊戲。它發明於德國,並不是經典跳棋的變種,而是由更古老的美國哈爾馬棋演變而來的
電話:吳老師18685667766
地址: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金灘半島豪苑寫字樓17樓銅仁智創未來全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