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何韜;文:彭一田
友人在微信上喊我:「聽說九龍山的玉蕊還未開,我這裡的幾棵已開,均是夜間拍到的。」
我回答:「太好了,激動不已,感激不盡」(合十)
這是玉蕊花綻放的時節,但我覺得只有福慧雙修的人才可以觀看得到。我的福慧明顯不夠,你看在九龍山的這幾天裡,我就沒見到花開,一一玉蕊是夜間開放的,我不出門,開了也當然見不著。何況也還沒開呢。就在茫然四顧之時,友人於今晚在微信上傳過來一束不可多得的玉蕊圖片,我真是喜出望外。好東西不敢私藏,特發表在本期《湛江紅樹林》公號上,與有緣人分享。
玉蕊又名福壽花、水茄冬,是半紅樹植物,為常綠小喬木或中等大喬木,稀灌木狀植物,高可達20米;小枝稍粗壯,直徑3-6毫米,乾燥時灰褐色。產地廣布於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在濱海地區林中。亦有少量天然產自中國臺灣島、海南島,以散居為主。 近年,在湛江九龍山新發現了一千多株連片的玉蕊天然純林,這是該處國家溼地公園極具特色的紅樹林景觀,同時也豐富了我國大陸紅樹林物種的多樣性。
玉蕊樹形美觀,樹姿優雅,枝繁葉茂,葉長12~80釐米或更長,寬4~10釐米,倒卵形。螺旋狀排列與枝頊狀花序生於枝頂,長達70釐米以上。 其花序軸細長下垂,往往一個花序軸上許多花同時綻放,粉紅或淡白色花朵排成一長串,花香淡雅,沁人心脾。玉蕊花的特點是晚間開花,白天閉合,粉紅或淡白色的花朵在月光的映射下,悄然開放,給人一種「月下美人」的感受,更增添了紅樹林的神秘色彩。
玉蕊是我國極負盛名的傳統名花。唐李德裕有詩曰:「玉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落英閒舞雪,密葉乍低帷。」劉禹錫詩中亦有「雪蕊瓊絲滿院春」之句,以及後來的張籍的「一樹瓏璁玉刻成」之句,人們從這些詩句中可以領略到「玉蕊」之名的詩意所在。
半紅樹植物也同樣是「海洋衛士」中的一支強壯隊伍,玉蕊樹林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和茂密枝幹,使它能夠穩穩地「站立」於陸地與水源之間的過渡地帶,織起一張巨形的「網」,利用它的「彈性」功能,緩衝和化解狂風、洪水、大浪的巨大衝擊力,是颱風和破壞性洪水的「緩衝器」,玉蕊樹林能降低和延緩颱風帶來的危害程度,無形中起到防風消浪、固岸護堤、護村保田的作用。
出於不忍之心,我今天上午在相冊上發了幾幅尚未開花的玉蕊樹照片,枝繁葉茂的樣子,惹得跟帖的人不少,他們也可能看出了我的「隨緣」與遺憾,其中《湛江晚報》的老總就發出這樣的感慨:世間有多少種美麗/只在黑夜綻放。說實話,這兩行詩要比我此刻能想到的更好。這位老總也是詩人。
好,我的介紹到此打住,請親們觀賞細品下面各幅美豔絕倫的玉蕊花。
▶彭一田(1958年一),著名詩人、散文作家;國家註冊高級策劃師、國家註冊高級經營師;生於浙江台州,現常居嶺南。
本公號以保護紅樹林為懷、關愛山水為經,探尋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草木、溼地、海水,以及飛鳥的相視與對話;體裁為散文、隨筆、攝影圖片、報告文學等。歡迎關注。內容轉載須事先獲取本公號許可。
諮詢電話:13958650641
工作微信:laopeng571028
約稿郵箱:laopeng57102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