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頭來問題沒解決,還惹一肚子氣
怨氣日積月累,一旦「點火」
則一觸即發,影響社會穩定
如何化「怨氣」為「順氣」?
怎樣做才能讓群眾
「揣著矛盾進來,帶著微笑出去」?
這裡的民警化解矛盾有妙招!
1月9日凌晨4:30,豐登鎮派出所內,值班民警化剛正坐在接警臺前總結著一天接出警的情況。叮鈴鈴...叮鈴鈴...化剛的思緒被接警電話清脆的鈴聲打斷,迅速接起了電話。
「您好,這裡是豐登鎮派出所。」
電話的另一端傳來了一位中年男人略帶喘息又沙啞的聲音「警官您好,我想報案。」
「你現在人在哪.別著急,你慢慢說.」
「我叫李....我家在.」
簡單了解情況後,化剛迅速趕到報案人家。報案人李先生一見到民警,便聲情並茂的倒起了苦水。
原來報警人李先生的鄰居張某養了一群鴿子,每天凌晨四點多的時候張某家的鴿子就開始咕咕咕的叫,吵的李先生實在難受,大約在報警前20分鐘,李先生找到了張某表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雙方大吵一架險些動起手來。
據報案人李先生說,鄰居張某家的鴿子糞、羽毛經常掉落在自己家和樓下住戶的窗臺或晾衣架上,味道十分難聞,鴿子叫聲也影響到大家正常休息。不僅如此,張某還在樓道裡堆積了大量飼料,嚴重影響了鄰居們的正常出行。像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大半年。期間李先生也向社區工作人員反映過,社區工作人員雖然多次上門調解,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聽完李先生的講述後,化剛說道:「您先別著急,這件事情我們派出所肯定會幫您解決的,現在是凌晨5點鐘,您再休息一會,等咱們周圍的住戶都起來了我們再過來處理這個事情。」
回到派出所後,化剛陷入了沉思,養鴿子的問題是頑疾,自己應該如何治療這個頑疾。
不知不覺天已大亮,一縷陽光穿過窗簾的縫隙照在值班室內,隨著冬日的暖陽漸漸升起,民警化剛的心中也有了主意。
「所長,昨天晚上接到報案,咱們轄區內的一位住戶在家中養鴿子,已經困擾周圍群眾小半年了,我有個想法,咱們可以聯合綜合執法局還有社區的同志一起來調節這個問題。」
「你的這個想法好,人多力量大,我們多邊聯合做工作,人多點子多相互補充,一定能化解這個頑疾。那就按你的想法辦,我全力支持你。」所長馬朝陽說到。
1月10日,民警化剛和輔警單東輝到達李先生所住的小區後,化剛先是走訪了小區內的其他住戶,將住戶們的意見一一記下,又仔細的詢問了受養鴿問題困擾最為嚴重的幾位業主,將困擾幾位業主的問題詳細記錄。經過兩天的走訪詢問,化剛帶著社區群眾們的意見和困擾與綜合執法局及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養鴿人張某的家中。
起初張某並不覺得自己在居民區養鴿子有什麼問題,並且神色嚴厲的向民警說:「我自己在家養鴿子又不是在別人家養,即便是影響了周圍的住戶,也不能剝奪自己養鴿子的權力,我在我家想養什麼就養什麼,你們管不著!」
面對態度暴躁的張某,化剛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反而是和氣的向張某講述著周圍鄰居受到的困擾以及社區群眾們的民意,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站在雙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同時提出社區的建設需要每一位居民的努力,希望大家能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在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節後,張某終於平復了激動的情緒。
通過化剛的調解,張某最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自己的鄰居李先生道歉,並承諾在一周內將自己養的鴿子從小區遷出。
此次調解中,豐登鎮派出所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堅持源頭治理,群防群治與群眾手拉手,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全力將隱患消除在初始,為淨化社會治安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