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美國制裁,伊朗超級油輪船隊駛向委內瑞拉

2021-02-25 參考消息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12月6日報導,知情人士說,伊朗不顧美國的制裁,向委內瑞拉派出了迄今規模最大的油輪船隊,以幫助這個孤立國家渡過燃料短缺的難關。

報導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話說,該船隊由大約10艘伊朗油輪組成,其中有些油輪還將在卸下燃料後幫助委內瑞拉出口原油。

報導稱,目前正在航行的船隊規模是5月份令國際觀察人士震驚的第一支船隊規模的兩倍,當時船隊穿越有美國海軍巡邏的加勒比海,抵達時受到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本人的迎接。

報導指出,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一直存在管理不善、腐敗和投資不足的問題。這導致該國燃料短缺。這個曾是美國最大原油供應國、自誇汽油價格全世界最低的國家如今幾乎無法生產任何燃料。

報導稱,3艘伊朗油輪10月初運去的上一批燃油即將用完,全國的汽油短缺可能加劇,人們在加油站要排隊等候幾個小時。

美國國務院伊朗和委內瑞拉事務特別代表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9月說:「我們正在關注伊朗的所作所為,並確保其他託運人、承保人、船主和船長認識到他們必須遠離這種貿易。」

報導指出,除了進口燃料,委內瑞拉還需要出口足夠多的原油以騰出存儲空間並防止油田停產。由於馬杜羅政權遭到制裁,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縱覽更多媒體精彩文章,敬請掃碼訂閱《參考消息》⬇ ⬇ ⬇ 

微信審核 | 姜濤

相關焦點

  • 繞過美國制裁!伊朗向委內瑞拉運送汽油的第一艘油輪抵達!
    ,這表明伊朗和委內瑞拉政府有能力繞過美國的制裁。  「Forest」號油輪,圖源:Maritime-executive  在美國嚴厲制裁和其煉油廠的維護工作長期下滑的雙重壓力下,委內瑞拉正處於嚴重的燃料短缺之中,給該國的食品生產和醫用物資運輸帶來越來越多的麻煩。年初,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與伊朗達成協議,交付5艘油輪(約150萬桶)汽油。
  • 又一中企被美制裁,委內瑞拉力挺中國
    就在美國財政部30日宣布對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實行制裁幾小時之後,委內瑞拉火速公開譴責美國稱,對與該國合作的中國公司實施的制裁,「是破壞委內瑞拉社會穩定的非法嘗試
  • 拒絕美國扣押要求:英屬直布羅陀放行了伊朗油輪
    據美國彭博社消息,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當局15日決定釋放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當地時間18日,「格蕾絲一號」(已被更名為「阿德裡安·達裡亞一號」)啟航,駛離直布羅陀。在此之前,美國法院於8月16日對伊朗油輪發出扣押令,而直布羅陀當局駁回了美方要求。
  • 無視美國制裁,委內瑞拉恢復對華石油出口,趙立堅亮明中國態度
    雖然美國方面早表示門羅主義已經過去,但是美國對於拉美地區的控制仍舊沒有停止,這也導致了委內瑞拉同美國之間始終保持著緊張的關係,委內瑞拉也始終承受著美國的軍事以及經濟壓力
  • 紅海水域傳來了一聲巨響,油輪遭遇攻擊,矛頭再次直指伊朗和胡塞
    伊朗在上個月在戰略荷姆茲海峽時扣留了懸掛韓國國旗的一艘油輪,加劇了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每天通過荷姆茲海峽的油輪是世界石油產量的五分之一。上個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特種兵成員登上該船,並將這艘韓國油輪帶往伊朗南部的班達阿巴斯港,韓國國籍油輪「漢密克山」號正從沙烏地阿拉伯的朱拜勒前往阿聯的富查伊拉,船上20人被捕。
  • 美國威脅也沒用!委內瑞拉已經作出一個重磅決定,果然與中國有關
    據報導,自去年1月美國財政部對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實施制裁以來,已有多家公司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美方具體的制裁手段包括凍結這些實體在美國境內擁有或控制的「所有財產和收益」,禁止美國公民或美國境內的人從事涉及這些實體的交易等。不過,即便面臨美國的威脅,委內瑞拉近日還是作出了一個與中國有關的重磅決定。
  • 委內瑞拉變天了?國會撕毀馬杜羅籤訂的協議,石油合同全部無效
    在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委內瑞拉因為出現美國僱傭兵入侵事件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馬杜羅政權一時間面臨著被武力推翻的壓力。
  • 美國藉口委內瑞拉制裁中企,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CEIEC),其藉口是「CEIEC支持非法的馬杜羅政權破壞委內瑞拉民主的努力」,並宣稱像CEIEC這樣的中企協助了馬杜羅政府對網絡活動實施監控。華春瑩表示,中方一貫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平等、不幹涉他國內政是《聯合國憲章》最重要的原則,委內瑞拉政府是否合法,不應該由任何第三方認定。
  • 拜登:美國不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據法新社華盛頓2月7日報導,拜登表示,他不會像伊朗領導人們7日再次要求的那樣,取消制裁、朝伊朗邁出第一步。
  • 美國制裁伊朗, 中國又「躺槍」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3日,美國宣布對11家外國公司以及3名個人實施制裁,指控他們違反美國對伊制裁,幫助伊朗出口石油、石油產品及石化產品,其中涉及6家中國公司(5家為中國香港註冊公司,1家為內地公司)以及2名中國個人。
  • 中情局前副局長:美國制裁為什麼不是「萬靈藥」?
    、缺乏其他可投射影響力的手段和國際夥伴的支持,使得美國政府向一些國家實施的制裁難以奏效。儘管川普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但白宮發言人薩拉·桑德斯提出,取消制裁是因為「川普總統喜歡金正恩委員長,而且……不認為這些制裁是必要的」。文章指出,這種通過推文完成的政策轉向體現了混亂的國家安全程序。但它還暴露了川普政府對制裁的總體態度存在一個更大的問題:儘管對朝鮮、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廣泛實施制裁,但制裁在化解這些國家的安全挑戰方面效果並不太好。
  • 美國又宣布制裁8家實體,涉及中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當地時間29日消息,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宣布對來自伊朗、新加坡和中國的8家實體實施制裁,聲稱這些實體參與了此前被美國制裁的一家石化公司代理的伊朗石化產品的買賣。美國財政部網站截圖美國財政部的聲明宣稱,這8家實體參與了由眾祥石化有限公司(Triliance Petrochemical Co. Ltd,總部位於香港)促成的交易,或協助後者處理和轉移出售這些石化產品所得的資金。彭博社提到,眾祥石化有限公司今年1月受到美國制裁。
  • 韓政府代表團赴伊朗談判,無果而終
    與此同時,扎裡夫說,伊朗扣押韓國油輪是因為「該船對相關水域環境造成汙染」,這是一個「正在法律框架內處理」的技術問題。當天早些時候,伊朗央行行長赫馬提在雙方會談中表示,韓方凍結伊朗在韓資產這一行為「不可接受」。另據韓聯社報導,崔鍾建敦促伊朗釋放被扣押油輪及其船員,並要求伊方提供郵輪汙染環境的證據。
  • 臺灣和日本油輪中東遇襲事件!6大重點一次看懂
    中東阿曼灣今天發生2艘油輪遭襲事件,其中1艘由臺灣中油所租用的油輪,所運載的7.5萬噸石油腦全數遭毀;綜合外電報導,本報整理出了6大重點,了解此次油輪遇襲事件的重要性。發生了什麼事?根據2016年的美國能源資訊局的數據,每天約有1850萬桶的原油及相關石油產品從此地輸出至世界各地,這個規模相當於是全球以海運運送石油量的三分之一,也是全球所有石油產品的20%。這也讓荷莫茲海峽成為全球最為敏感的石油運輸要塞。對全球有何威脅?這次事件並非中東地區首次有油輪遭攻擊。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頭條】進展:燃燒的伊朗油輪恐爆炸或沉沒 多人仍失蹤(多視頻)
    點此了解較早的報導據伊朗港口和海事組織(PMO)的消息,在中國東海水域因碰撞而陷入火海的伊朗油輪「Sanchi」船上有32名船員,目前僅發現一具遺體。不過,該名身亡船員的身份目前尚未確認,有關機構已著手將其轉移至上海港的工作。央視新聞援引中國海事官員的觀點稱,這艘巴拿馬籍油輪火勢太過兇猛,恐有爆炸和沉沒的可能。
  • 外媒:伊朗在波斯灣水域扣押一懸掛韓國國旗油輪
    舉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4日電據法新社援引伊朗媒體報導
  • 美國制裁引伊朗通膨,貧民求高抬貴手
    美國政府重啟對伊朗石油的禁運制裁,讓伊朗人民生活更雪上加霜,許多貧民張貼賣腎廣告只為了一條生路。(美聯社資料圖)〔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政府8月對伊朗進行第一波制裁後,引發伊朗民眾上街抗議,而5日重啟對伊朗石油的禁運制裁,通膨讓伊朗人民生活更雪上加霜,首都德黑蘭有許多貧民張貼賣腎廣告,只為了一條生路,有貧民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曾表示制裁併非針對伊朗人民,但受苦的永遠都是底層百姓。
  • 伊朗外長:美國對伊朗玩心理戰(伊朗新聞綜合報導)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 news agency)報導,查瑞夫說:「(美國的)焦點是對伊朗及其商業夥伴打心理戰。」美國總統川普今年5月退出各方與伊朗於2015年達成的核子協議,並對伊朗重啟制裁。當初參與達成協議的英、法、俄、中、德等其他各方正試圖挽救這紙協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制裁你是我的自由
  • 伊朗外長:美國若持續制裁,伊朗仍可承壓
    現在我們希望他們向美國盟友施加壓力,並告訴他們應該重返核協議而無需再等待。並讓他們知道,如果這項政策能夠奏效,那早在川普任期內就奏效了。同時,他們( 歐洲人)還應該恢復履行他們的承諾,他們要相信當伊朗說出一句話時,伊朗會信守諾言。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所說的一切。如果美國重返核協議,就像兩天前最高精神領袖所說的那樣,我們也將完全履行我們的承諾,因為我們還沒有退出核協議,我們還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