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現後,涉事醫生居然回應「這個應該沒什麼,我只扎了兩三個而已。」
作者 | Alice
來源 | "醫學界"微信號
近日,廣州天河區人民醫院車陂門診部發生一起「一個針頭連續採集兩人血液」事件,據該院院長表示,涉事醫生已被處分。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4月11日上午,市民陳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西西(化名)去廣州天河區人民醫院車陂門診部看病,由於孩子腹痛,醫生說要先做一個血常規檢查。
當時,在西西前面排隊的是一名29歲的周姓女子,而排在其後面的也是帶孩子驗血的吳女士。
據悉,當時醫生使用的是白色的採血筆,針頭從筆裡彈出就無法收回,需要換針頭才能給下一個人使用,而率先發現醫生沒有更換針頭的是吳女士,吳女士說,「醫生把針頭直接放在桌上,沒換針頭他就扎了,我當時以為他應該會換針頭,誰知道他真的沒換!」
據吳女士回憶,該男醫生當時還準備用西西用過的針,再給自己的孩子採血。
被發現的醫生承認了沒有及時更換針頭的事,並回應「這個應該沒什麼,我只扎了兩三個而已。」「他說,沒關係的,兩個人可以共用一個的。」吳女士非常生氣地告訴記者。
在陳女士的要求下,院方重新對周姓女子和西西採血化驗,並將血樣送往廣州市的檢驗中心,針對梅毒、愛滋、A肝、B肝等項目的檢驗結果出來後,均為陰性。
陳女士拿著蓋著天河區人民醫院車陂門診部公章的書面證明,該證明上,寫著該門診部檢驗科醫生二次使用針頭為西西扎手指頭以及落款處有兩個醫院的公章。南都記者黎湛均攝
但是陳女士認為該事涉及孩子,她希望醫院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也希望醫院能夠作出承諾,在未來3年內,如果孩子因為此事故出現問題,醫院能夠負責。同時,陳女士質疑醫院給出的「涉事醫生為實習醫生,才來不久的說法」,陳女士表示:黃醫生看起來有三十多歲,不像是實習醫生,對醫生的資質也提出了疑問。
記者從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副局長陳勝藍了解到,目前涉事的檢查科男醫生已經離職,暫時不知去向。而院方稱該醫生是由檢驗資質的檢驗師,但無法提供檢驗師的相關資料。
陳勝藍表示,「這個檢驗室整個管理是有疏漏的,一般,對新聘人員要進行崗前培訓之後才能上崗的。」
網友們怎麼說?
@暖玉喵:臨床都要求一人一針一帶的,止血帶都一定會換的,有的時候連墊的墊子都是一次性的都會換的,所有的醫院都是這麼要求的。這家醫院是怎麼回事?
@作家王爽:用輿論譴責,用法律制裁。總之,他是個醫生,不要放過他。
@痴漢少女小奶豬:另一個女醫生都震驚了,就是懶癌吧
@psychiatrydoctor:"無菌原則"概念的灌輸從他們(醫護人員)踏入醫學院開始就未停過,所以這種採血不換針頭的行為很難想像是正規醫護人員的作為。況且醫院就算再黑心,但靠省針頭來賺取利潤的行為不可能發生,「一人一管一拋棄」的原則如果沒有嚴格踐行,一旦發生交叉感染,便是嚴重的醫療事故,醫院是要負相關刑事責任的。
@弧光守衛者:醫鬧那麼多工資還低,好學生都不去學醫了。
@凱恩RobertZhang:這樣的人能在醫院,說明監管系統不到位。監管系統不到位說明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碰到這樣的醫生。換句話說醫生和患者之間已經毫無信用了。能治好這種問題的只能是重建監管系統,嚴查,才能使患者恢復信心
交叉感染非常危險
2017年1月26日,浙江中醫院一名技術人員違反「一人一管一拋棄」操作規程,在操作中重複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汙染,導致部分治療者感染愛滋病病毒,造成重大醫療事故,經疾控機構檢測,確診5例。
該事件引起社會很大反響,直接責任人以涉嫌醫療事故罪,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並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院長、副院長等多名領導被免職。
不少醫護人員表示,「一人一針一帶」是最基本的臨床要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安全注射是指對接受注射者無害、實施注射操作的醫護人員不暴露於可避免的危險、注射的廢棄物不對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所以說,「一人一針一管一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人體輸入了受到感染的血液,或是合用了受到汙染的針頭、針管或其它銳器,就可能染上各種通過血液傳播的病毒,甚至是愛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安全注射」是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項,非常重要!
本文綜合整理自廣東電視公共頻道、《南方都市報》
版權申明 |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投稿郵箱 | yxjtougao@126.com
商務合作 | 021-58545118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