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又要過年了。算一算,我退出貧困戶隊伍已經四年了,就好像做了一場「美夢」。
四年前,我還在為生計發愁,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收入低、還不穩定。我記得那年春節,想添置些基本的家用物品,但兜裡沒錢。沒想到,短短幾年,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現在的話說,也算是實現了購物自由,新的家電、家具我可是都買齊了。
我叫葉建明,今年41歲,是浦城縣蓮塘鎮九秋村十裡排自然村的村民。我的童年不太幸運,小時候遭遇了車禍,導致左腿殘疾。因為這個原因,我以前沒少受到歧視和白眼,自己也變得很不自信,總覺得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是異樣的。
生活總得繼續。由於缺乏勞力,為了謀生,我只能在村裡的茶廠打零工,日子過得緊巴巴。我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賺錢,想要早點摘掉「窮帽子」,但卻苦於沒有門路。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覺得在自家開個碾米廠應該能賺錢,但考慮到要幾萬元的投資,我的心裡直打鼓,「錢從哪來?虧了怎麼辦?」
天無絕人之路。2016年,我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時任蓮塘鎮黨委書記的範麗標成為我的對口幫扶責任人。範書記跟我深入交流後,知道了我的想法,立即幫我聯繫鎮扶貧辦,申請產業扶持資金。他又告訴我,不要擔心虧錢,真的虧了錢他會幫我想辦法,打消我的顧慮。很快,2萬元的小額貸款和2000元產業扶持資金到帳,我又找親戚東拼西湊了3萬多元,終於把碾米廠開了起來。後來,鎮扶貧辦又為我申請了5000元產業扶貧專項資金,用於完善碾米廠的機器設備。
看到大家都這麼用心幫助我,我也沒有理由不好好幹。我下定決心,吃苦受累難不倒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一定要退出貧困戶隊伍,走上致富路,「爭氣」一次給幫助我的人、給看不起我的人看看。為此,我起早貪黑,只要有村民來碾米,不管多遲,我都及時趕工,並時常去周邊的村莊上門收稻穀。周邊的村民們知道我的情況,也都常來照顧我的生意,慢慢的碾米廠走上了正軌,身邊的親戚朋友們也都說我精氣神好了不少。現在我的碾米廠生意越來越好了,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可以碾到三四千公斤的稻穀,大家還開玩笑的叫我「葉廠長」。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底,我順利「摘了帽」,但蓮塘鎮黨委政府仍然惦記著我,還推薦我參加由縣人社局舉辦的公益性崗位培訓。「好運」總是接踵而至,從2017年8月起,我兼起了村保潔員的工作,每月多了1420元的固定收入。
去年,我自己還種植了3畝水稻,有3900元的收入,再加上碾米廠收入2萬多元和保潔員工作的收入,一年純收入近5萬元,這個數字放到以前我做夢都不敢想。明年,我想再添置些設備,擴大加工規模,再給我自己家裝修一下,改善下居住條件,爭取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原創作品,已獲授權的媒體不得修改標題和內容,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浦城新聞」和作者。
主 管 : 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制 作 :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監 制:王樹瑜
審 核:吳勇君 劉莉輝
編 輯:王海麗 黃娜
投稿郵箱:pcsx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