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微竹溪關注我們吧」
11月20日,家住蔣家堰集鎮集中安置點的趙繼紅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餐後就前往樓下的娃娃樂鞋業有限公司上班。車間內,幾十名工人低著頭,正在專注於操作面前的縫紉機器,在嘈雜又暗含節奏的機器聲中,經過削皮、折邊、針車等一系列工序,一隻只完整的鞋子成型,成為一個個合格的產品。「進廠務工一人,穩定致富一家」的標語懸掛在製鞋扶貧工廠外的牆上,在秋溝村6組貧困戶趙繼紅看來,這句話正是他的真實寫照。2000年,他在外地工地務工不慎摔傷腰部和右腿,落下二級殘疾,主要勞動力的缺失讓趙繼紅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趙繼紅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趙繼紅一家人從秋溝村遷入集鎮集中安置點。今年秋,娃娃樂鞋業有限公司車間開工後,趙繼紅是第一批主動報名的員工,經過崗前培訓,現在主要做手工,負責鞋面鉚釘加工。「計件工資,幹得多就掙得多,加上車間補貼,一天能掙60多元。」趙繼紅的妻子張豔麗也成為該公司正式員工,夫妻倆每個月能掙近4000元。「等技術更加熟練後,工資還會上漲,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趙繼紅樂呵呵地說。據娃娃樂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扶貧車間主要從事女鞋、童鞋加工,十分適宜留守婦女幹。工廠裡的工人基本都是貧困戶和住在附近的留守婦女,她們大多家裡都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現在可以就近到工廠上班。每天下午,公司還把會議室作為教室,裡面有專人照顧小孩寫作業,工人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家在踩新橋5組的村民賀金芝家有兩個老人需要人照顧,家裡還有三個小孩,最大的剛上初中,早上把孩子送上學後,她就到公司上班,一個月能拿2000多元。既照顧了家庭,又提高了收入,賀金芝一邊工作一邊笑說道,言語間儘是滿足。娃娃樂鞋業有限公司是蔣家堰鎮招商引資項目,該公司計劃投資1800萬元。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吸收了30餘名周邊群眾,平均每人月收入可以達到兩千多元,後期生產線完成後,可以帶動就業崗位600個,生產成品鞋200萬雙,年產值6000萬元,年實現稅收350萬以上。(付延峰 董政宏)投稿郵箱:jrzx2699@sina.com
廣告合作:2722699 18107197086
看完記得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