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開學後不久,江蘇省蘇州市元和小學的多名小學生陸續出現了流鼻血、頭暈、過敏起紅疹等症狀。無錫、南京、常州等多地學生家長也反映孩子身上發現同樣的病症。證明這並非個別案例,那麼兇手又是誰呢?
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學校的塑膠跑道。
其實,有關校園塑膠跑道有毒無毒的爭議早在2003年就已經出現,有關專家呼籲「儘快終止學校體育場地鋪設塑膠跑道的做法」,因為學校體育場地鋪設用的塑膠主要成分為甲苯二異氰酸酯,在炎熱或強光下,會有甲苯二異氰酸酯氣體釋放出來,對人體有很大危害,容易產生頭暈、噁心、嘔吐等中毒反應,尤其刺激呼吸道。另外,當中促進跑道凝固定型的鉛鹽,如長期接觸,也會造成血鉛超標。
當過學生的人可能知道,一到夏天的體育課,塑膠跑道就會散發著難聞的氣味,順著熱氣蒸騰而上,十分「酸爽」。然而,這氣味現在不僅讓人鼻子不適,還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你還敢在跑道上「強身健體」嗎?
而這次涉事的校方表示,找遍了當地所有檢測單位,均無法出具檢測報告。更讓人焦慮的是,我國已建室外塑膠跑道的有毒檢測是一項行業空白,缺乏安全監管。
(各地學生懷疑使用跑道後出現不適)
在中國,塑膠跑道早已成為學校的「標配」。相反,在日本當地,許多中小學的運動場仍以沙質跑道為主。
這點上,看來日本還不夠我們中國「先進」呢!
然而,當我們問及學校為什麼不修建塑膠跑道時,答案卻讓我們陷入深思了……
在神奈川縣縣立高中任教的木村老師說,應當承認,不修建塑膠運動場有場地和經費的問題,塑膠跑道運動場的造價以及維護費用很高,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在學校體育設施上提供的經費很有限。
另外,孩子們需要隨時隨地能夠跑跑跳跳的地方,塑膠跑道不是非常符合學生的需要。這也與貼近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的體育精神有一定距離。
木村老師最後提到,塑膠跑道雖然先進,但畢竟是使用化學原料製作而成的,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很多,這些有害的氣體會散發到空氣中。
正是基於對學生身體健康的考慮,日本中小學原則上也不贊成修建塑膠跑道。
木村老師還說,塑膠跑道並不一定適合學生運動,塑膠跑道作為專業比賽場地,具有較好的彈性,專業運動員有很好的技術,懂得利用它的彈性。
而對於普通學生,跑步技術如果不正確的話,長時間運動,跑道的彈性反而會對小腿的脛骨造成很大震動,脛骨疼痛的現象會經常出現。
需要強調的還有,塑膠跑道表面有特為增大摩擦力的塑膠顆粒,孩子在這樣的操場上難免摔倒,而那些塑膠顆粒會對孩子嬌嫩的皮膚造成嚴重擦傷。沙質跑道就相對柔軟,情況會好些。
有時候,我們不必把眼光放在富麗堂皇的學校和辦公樓上,來了解一個國家的實力。單單是看看一間鄉間小學的跑道,我們就能知曉國民的良心和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