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到手一年多
地下車庫問題不斷
「廬州公館的房價2萬五六一平(方米),這樣的房價在合肥(市),還算可以的吧?」說起小區的地下車庫,柯女士頗為憤懣:「現在地下車庫可以說是一塌糊塗,等到開發商走了,我們去哪裡找人呢?」
柯女士家住廬州公館15樓,房子是2019年買的。
地下車庫環氧地坪起皮
牆柱上的字母因為黴菌變得模糊不清
柯女士告訴記者,起初,在自己買房時,車庫還是好好的。2019年梅雨季來了後,小區車庫就開始出現地面起皮和返潮滲水的問題。「尤其是返潮滲水,積水有三四釐米。」柯女士介紹,由於地面積水,車胎打滑,騎電動車摔倒等現象屢見不鮮。同住小區的陸女士也曾遭遇過車胎打滑的情況。
「2019年6月份左右,當時車庫地上都是水,我正在倒車入庫,輪胎打滑把後保險槓撞爛了。」陸女士回憶,事後,自己在群裡反映過問題,發現不少人都有類似遭遇。
等到梅雨季過去,陸女士發現,地下車庫返潮現象雖然減輕了,但地面起皮的情況卻變得嚴重了。
「返潮、滲水、起皮……後來,這些問題都一股腦地出來了。」陸女士告訴記者,可能是開發商吸取了教訓,今年竣工的二期地下車庫,情況則好了很多。
已經過粉刷修復
地面起皮仍舊普遍
據柯女士介紹,早在2019年,小區居民就曾找開發商反映過小區地下車庫的問題,不過,開發商都是通過粉刷來進行修復,起皮和返潮等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1月20日,記者前往該小區探訪發現,地下車庫的環氧地坪,不少地方都出現大塊起皮的情況。
記者看到,在修復過的位置,是用同色顏料進行過粉刷,不過粉刷邊側的環氧地坪,又出現了起皮現象。而在構造柱上,黴變的痕跡仍舊可辨。
牆壁上的溼痕
返潮的地下車庫
小區業主汪女士告訴記者,所謂的修復,實則都是為了形象,重新粉刷而已。在汪女士出示的圖片中,記者看到,構造柱上布滿黴菌,就連牆柱上的字母都難以辨認。在另一張圖片中,牆角的溼水印也非常清晰。
「粉刷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汪女士介紹,小區不少居民也向裝修工人詢問過,對方稱滲漏、返潮,是因為防水和防潮沒有做到位,至於地面起皮,則與施工水平和材料都有關聯。
數十人抱團維權
被反鎖售樓部內
針對居民反映的小區地下車庫問題,記者跟隨小區業主前往小區物業進行詢問。
物業前臺告訴記者,此前也曾接到小區業主的多次投訴,不過,物業只負責地下車庫的衛生,至於業主反映的地面起皮和滲水返潮等問題,都屬於質量問題,只能找開發商解決。隨後,記者又前往合肥萬普置業有限公司在小區附近的售樓部,進行探訪。
記者看到,售樓部內聚集了數十位前來維權的業主,不少業主手上還拿著印有「豆腐渣工程」「黑心開發商」等字樣的泡沫海報板。
業主柯女士告訴記者,早在記者到達前,售樓部的工作人員曾以關門營業為由,直接將包括自己在內的數十名業主反鎖在內。在業主出示的一段視頻中,拍攝者疑似被開發商鎖在玻璃門內;玻璃門外,開發商的工作人員疑似與業主發生語言衝突。
「鎖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樣子吧,後來業主報警,他們才開門讓我們出來。」柯女士介紹,因為擔心開發商賣完房就走,最近幾天,小區業主一直都在維權,但至今開發商的相關負責人都未出面解決問題。
轄區警方介入
組織雙方溝通協商
售樓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負責小區地下車庫的負責人當天外出,並不在這裡,另一名銷售部負責人正在裡間與業主溝通。
記者在售樓部裡間看到,銷售部負責人正與業主討論小區地下車庫問題解決方案,轄區警方也已到場。
維權的業主
該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會反鎖業主,是因為業主阻礙正常營業,在多次勸說業主出來無果後,被逼無奈才反鎖眾人。
針對小區地下車庫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可以進行修復,不過具體修復標準還需跟公司和業主進一步協商。
之後,記者找到該負責人,對方以沒有時間為由,拒絕接受採訪。轄區警方的一名警員告訴記者,1月20日上午,有業主報警被開發商反鎖,等抵達現場後,門已打開。
該警員介紹,接下來,警方將進一步組織雙方進行溝通協商,讓雙方回歸到解決問題上,避免矛盾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