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名叫Billie Jean James的美國老太在2010年4月就被報失蹤,直到4個月後,鄰居小朋友才偶然在她那個垃圾堆一樣的家發現了可憐老太的胳膊……聽起來真是驚悚,不過經過拉斯維加斯警方(也就是我們熟知的CSI)進行調查後,發現老太這純屬「自找」——正是她自己一步一步搭起來的「垃圾堆」要了她的命。
儲物癖(Hoarding),顧名思義,是一種極度狂熱的「收藏控」。這種收藏跟我們熟知的古玩收藏,打火機收藏什麼的還不太一樣。儲物癖與收藏者最主要的差別有三:首先,他們會瘋狂地收集自己完全不需要的東西,比如這位Billie老太在自己的院子裡就有兩個只有工業卡車才能拖走的垃圾箱(誰知道她是怎麼弄過來的)。
其次,儲物癖不會丟棄任何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比如過期的牛奶,吃剩的餅乾盒,用過的TT之類……
最後,儲物癖無法將自己的「寶貝們 」有效分類,只能將它們雜亂無章地堆在一起。
再讓我們來看看Billie老太的「收藏」吧:門外堆著兩個大垃圾箱,還有一個大籃球架;屋內堆滿能用的不能用的雜物,破桌子破椅子吃剩的飯用過的垃圾等等等等。這個大垃圾堆都快要堆到天花板上了!也難怪這老太在這一團糟裡爛了四個月才被人發現。
一些儲物癖患者深知自己的行為非常不好,但是他們仍然不停地收集新東西,並且拒絕丟棄任何舊的東西。因為有儲物癖的人認為一切東西「都有用得到的時候」,就算有人死在他家裡他也會把屍體給收起來的……
這一切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強迫症?確實,但並不是所有的儲物癖都可以用強迫症來解釋。對於儲物癖的成因,現今沒有太好的解釋,研究者普遍認為這與缺乏正常的社交生活相關,患者需要通過不停地「收藏」來提高自己的「內涵」,以增加自我滿足感、保存回憶等等。也有心理學家認為這和大腦中負責決斷與注意力的區域有關:也許他們是因為無法判斷這些東西是不是該扔掉,所以決定乾脆就都存著吧。
儲物癖的萌芽一般在青春期的時候形成(因為小時候爹媽通常不允許小孩自己保管東西),而正式成癮會在20-30歲左右,到60歲時達到巔峰,就像前面說到的Billie老太。儲物癖被美國全國慢性失範研究組織(NSGCD)分為五級,Billie老太正是當中的第五級。(這更加讓人理解了什麼叫「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除了漫無目的的囤積,有些時候儲物癖也會專注於收集單獨的某樣東西,比如書,數碼產品(我就見過瘋狂下A片的),甚至動物等等。
當然,一切病症都要符合上面提到的三要素:並不需要、不願丟棄以及雜亂無章。
毫不危言聳聽的說,儲物癖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生活方式,因為他們很容易在自己家意外受傷甚至送命(比如摔死、砸死、著火燒死)。就像可憐的Billie老太,警方至今未能確定她的死因。而美劇《CSI:LV》也據此演繹了一個故事,說有個女孩,意外撞死在她那個患有五級儲物癖的母親的家裡,結果活活爛在地毯裡了她媽都沒有發現……
說起來,購物狂也是儲物癖的一種表現形式,只不過一般儲物癖是往回「撿」,而購物狂是往回「買」。如果有一天你驚覺自己無法停止購買某樣東西,並且和那「三要素」日趨接近的話,諮詢一下心理醫生吧,或者,和健康君聊聊吧……